“再者,列国争霸,均想强大,一统天下,就需国足军强,这就离不开更多的钱粮!钱粮需要百姓付出…”
“这就导致普通百姓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有充足的劳动力挣钱,种粮交税!多一个劳动力就能多种粮维持家用供给国家…”
“问题就在此!”
“普通百姓之家如若需要读书,就会少一个劳动力,不仅如此,想要出人头地,就需举家供给此人,但,这无疑会让普通之家雪上加霜!”
“所以寻常百姓如何读的起,如何敢读书?宁愿多一人种地,亦不愿让人读书!”
柳阳明点点头,这话没错,他是从列国中活到一统,自然很清楚这其中的道理。
“其二,读书人不仅是身份象征,更多的想要做官富家,出人头地!否则读书何用?”
“就拿做官来说,列国甚至我大穆朝之制度,便是蒙荫举荐…方才阳说过了,历来读书便是世家大族之权力,举荐人为官,自然也会举荐自家人亦或亲友…”
“这导致,世家大族,士绅名望世代把持着官场,有权力有财富有关系,哪怕是一时衰落,根基还在,便会有崛起的一天!”
“问题亦在于此,普通百姓之家读书人想通过读书出人头地难上加难!”
“如此情况下,读书不能出人头地,于富家亦无用,为何要读书?”
柳阳明听完,重重点点头,叹道:
“燕国公一语中的,不,此言道出了根本,老夫思之不及燕国公你!”
“读不起,不敢读,无地方读,读之无用!一举道出了寒门读书少,普通百姓更少之缘由!”
安阳喝了一口茶,趁热打铁道:“老先生出去看过,当知我在各郡县设置了学曹之职,负责各郡县文教之事,并早已下令,在各郡兴建郡学一所,县兴建县学一所…”
柳阳明点点头,毫不吝啬的赞道:“此为大功德之事,日后天下读书人会感激燕国公此举!”
安阳微微一笑,道:“老先生谬赞…”
“我兴建县学堂,郡学堂,就是让读书不只是世家之象征,亦是寒门之基本!给寒门百姓愿读书之人一个可读书之地!”
“但,想要让寒门百姓愿意送子读书,就得让寒门百姓敢读书,觉得读书有用!”
“如此,首先便要打破现有蒙荫举荐制,方能让更多的寒门学子看到希望,看到能出头…”
“如此,就必须给天下寒门学子一个公开的,天下皆知的希望…”
“所以,我兴建了燕国文院,不论是各郡县之学堂,亦或者各地之私塾,只要是读书之人,通过考核便可进入文院!”
“进入燕国文院学习后,再通过考核便可为官为吏,未通过考核亦可推荐至各县做学堂教书!”
“如此,便给了寒门百姓一个读书可用之大机会,我之治下读书人公开皆知的机会!”
“如此,他们才敢读书,才愿让家中子弟入学读书!用读书去搏一搏这个机会!”
“虽然此机会渺茫,但终究是给了一个通道,想要得到此机会,就要读书付出!”
“我也只能做到于此,因为现实便是如此,出人头地毕竟只有少数人,也并非天下人都适合读书!”
柳阳明听完,明白了安阳之打算,“燕国公,这是变革啊!”
安阳这是要改变自古以来的为官制度,用官办学堂文院之法,打破蒙荫举荐官员之制度,从而带动文教大兴!
安阳点点头,“如此,两全其美,文教大兴,国家亦可慢慢摆脱世家之把控!”
柳阳明不得不感叹道:“燕国公深谋远虑,老夫佩服!”
“如此变革,倘若在太平盛世必然会遭到世家大族的反对和破坏,如此乱世之下,燕国公此变革方能没有阻碍!”
安阳点点头,笑了。
“文院之院正需得有天下名望的读书之人,文教大兴是老先生之志愿,所以老先生以文宗身份做此院正正合适!”
随后起身躬身拜道:
“肯请老先生出山出任文院院正之职!”
柳阳明看着躬身的安阳,内心是左右为难,他确实心动了,但这身体情况还有他确实不太愿意做官了!
“燕国公先坐下吧,容老夫思虑一二。”
安阳看出柳阳明明显是意动了,但却有些为难,他加了一把火,说道:
“老先生,文院毕竟是燕国一国之文院,院正自然要有官职,最多也是个教书育人的官…”
“老先生放心,只负责文教之事,不会让老先生参与燕国其他事务!文院之管理,我会为老先生安排一位副院来管理,并管理各郡县学堂之事务,如此可好?”
见说道此,柳阳明点点头道:“老朽再不答应就显得太过不识抬举了,如此这把老骨头就为燕国公出出残力!”
安阳起身再拜,“如此,就多谢老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