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楚瑜一直没有放弃过写作,她和《社会》的合作一直都很愉快,所以基本上稿件还是给到《社会》。
这些年来,不是没有其他的杂志社来找过她,只是她都拒绝了。赵楚瑜是个恋旧的人,也不愿意再去适应新的合作对象。而且她和《社会》已经有了自己的默契,所以她没有变动的打算。这让对方也觉得很有安全感,对于赵楚瑜的待遇也是一提再提。
现在赵楚瑜的稿费估计在华国都是最高水准的了。所以赵楚瑜还是很满足的。
还有就是陆向北,这人决定在羊城投资以后就开始建厂,刚开始就是加工一些零部件,后来产能跟上以后把这些零部件除了自己家使用意外,还出口给其他的国家。
至于矿产,他也和政府达成了协议,给羊城修路,然后拿到了附近一个铁矿十年的开采权,双方都很满意。
随着这条路的建成,羊城的经济似乎也活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发展。而陆向北拿到的铁矿品质也不错,他的钢铁厂也生产出了优质的钢铁。
这些都得益于他从国外引进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他的事业似乎已经在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经缔造了一个钢铁帝国。
这让他对赵楚瑜很是感激,要知道他最初其实并不看好华国的发展的。还是赵楚瑜的话启发了他。后来又给他除了主意。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个好主意,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同时,羊城政府也拿到了实惠。
因此赵楚瑜在陆向北和羊城政府那里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人。
因为她之前怀孕还有带孩子的原因,陆向北几次让她过去上班她都没有同意。
赵楚瑜还是觉得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可以了。
在这个年代,她还是想要上个大学的。因为这个大学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不像后世那样大学扩招,所以很水。
她一直都听说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很厉害,她要去看一看到底有多厉害。另一方面,这个时候的大学生都是人上人,绝对是金字塔顶尖的人物,自己当然要去结交一番了。
而且她自认不擅长重工业这一方面,如果去上班,自己心里其实还是没有底气。所以才拒绝了的。
陆向北有些不明白赵楚瑜的脑回路。不过虽然她拒绝了去上班,可是他们依然是朋友,陆向北对于赵楚瑜还是很信服的。所以也经常过来找她,两人也会有一些交流。
而在这些交流中,赵楚瑜也会把后世的一些理论带进来,给陆向北带来新的灵感。所以陆向北很喜欢过来烦着赵楚瑜。
顾慎言对陆向北是没有好感的。男人最了解男人了,陆向北以前对赵楚瑜的眼神里可是有东西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顾慎言是满满的提防。
只是后来,他也发现了陆向北只是把赵楚瑜当做聊得来的朋友,也发现了赵楚瑜和陆向北聊天的时候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们说的一些内容自己并不懂,可是两人有时会争论起来,谁也不让着谁,可是过一会儿又会和好。
他能察觉到陆向北来找赵楚瑜以后,赵楚瑜的心情会变得很好,而且两人有没有男女之情,顾慎言也就听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