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才刚收获的土地,又开始种植下一茬了。这样下去,可以想到,这土地一年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会不停的生产。那都是钱呀。于是,没有加入的就动了心思。
元味在市里有办事处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对于这个公司现在已经很友好了。
之前只是提供技术支持,如今眼见参加进去的农户都赚了钱,而且蔬菜还是供不应求的样子,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于是,元味的办事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都是来参与蔬菜大棚种植项目的,业务部的人忙得脚不沾地,但是是真的开心呀。
看着手里的合同,这都是钞票呀。业务部的人当然也是有提成的,不过提成没有高层那么高,只有一成,就这一成,已经不错了。
业务部的人看在眼里,一个农户,哪怕只弄了一个大棚,一年就可以赚到一千块了,扣除公司的成本,他们公司的利润也不可小觑。他们业务能拿到手一百块钱。如果有几个固定的客户,那么他们光是提成就是别人几年的工资了。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怎么能不拼命呢。
于是,业务员也动了起来。除了在办公室和农户直接交流以外。有心思灵动的直接找了自己相熟的亲戚朋友,和村里的领导搭上了话,然后通过领导进行宣讲。
这样的话效率快了不少。
业务员们赚钱,农户足不出户把这事就办了,还不用去办事处排队。村领导也有了业绩,几方面都很满意。
慢慢的这个市已经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了。业务员的业务范围已经朝着周围的小城散开了。
华北省的这几个小城的蔬菜大棚拔地而起,越来越多,形成了规模。这里已经有了全国蔬菜基地的模型了。
马屿和战友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瞠目结舌。他们之前只想着赵楚瑜是个可以信赖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看顾慎言的面子。
可是看赵楚瑜来了之后,除了拜访他们的时候是顾慎言的原因,其他都是赵楚瑜自己一手操作的。
现在看赵楚瑜一个人就整的整个华北省都热火朝天的样子,他们不由有些心惊。这也太疯狂了吧。
不过,不可否认,大家似乎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
他们还听说了,他们华北省出来的蔬菜在京市现在已经出名了。大家都说这里的蔬菜品相好,吃起来好吃。而且元味出品,必属精品。
他们的蔬菜冠上了元味的名号,似乎价值翻了番。现在其他地方的蔬菜,根本就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了。在买菜的时候,大家也会说道是不是元味的,如果是的话,就会毫不犹豫的掏钱。如果不是,就会再转转。
本地的那些蔬菜和元味出品的蔬菜看起来真的不是一个档次的。他们的蔬菜严格按照元味的技术部出的种植手册来种植,而且技术员还会经常下来查看,对他们的种植过程进行跟踪。
刚开始大家都不适应,自己种了一辈子的菜了,虽然技术员是京大的,可是这样也太过分了吧。
不过,当时签合同的时候,里面都已经白纸黑字的说了,所以他们也只能把怨言按捺在了心里。
直到看到蔬菜长得越来越好,大家这才知道技术员就是技术员,和他们这些土地里刨食的人是不一样的。这蔬菜就是长得精神呀。
自然,精神的蔬菜也能卖上价钱。
大家对于种植手册更加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