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将对方除之而后快,萧玄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对于伤害他和他在乎的人,做不到以德报怨。
今日之事,萧玄策划,萧青羽也是知情的。
可是,事情如此顺利,还是多亏了商融的那封亲笔书信。
与狄国的恩怨,不会因为杀了商崇而终止,这一点,萧玄清楚,商融也清楚。
所以,萧玄从来没有想过要与商融合作,商融也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否则也不会在萧青呈的事上反咬一口。
准备那些内容为真,信件为假的书信,萧玄着实花了不少时间,只为做得逼真,只为没有漏洞。
萧玄知道,礼部尚书董正不会亲自将信件呈给皇上,必然是通过其他人之手,但最终一定会到都察院中。
经手之人越多,萧玄就越发没有嫌疑。
董正也一样,不会直接交到高文手里,只会辗转他人。
高文拿到信件后,会通过礼部向狄国国主商融核实,也在萧玄意料之中,但萧玄并未指望商融会有多配合。
萧玄一开始并不指望用这些信件就定萧青呈的罪,他要的不过就是用这些真真假假的信件,让皇上忌惮,让大臣猜忌,将萧青呈立于不被信任的境地,或者失去太子的身份,那么,萧玄之后便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除了他。
毕竟,除去一国有威信的太子和除去一个有嫌疑的皇子,终究后者更容易些。
倒是商融的举动,省了萧玄不少事。
如今,皇上下旨,三司会审,定然还会再向商融核实信件真伪,商融既然一开始就咬了萧青呈一口,之后便不会再改口,否则,让萧青呈爬起来,商融又怎么会有好果子吃。
萧玄知道,商融是用此举向他示好,或许是因为曾经不知真假的情愫,也或许是因为两国交战时战场上埋下的仇怨。
可是,曾经的仇怨又怎么可能轻轻松松化干戈为玉帛,至少在萧玄这里,看着萧青羽的生命一日日在流逝,这道坎便过不去。
只能说商融十分大胆,她说怕萧青呈继位后会灭了狄国,难道就不怕他萧玄会有此举?
还是,商融以为这次算是合作,他也有把柄在商融手中,或者,认为这次帮了萧玄,萧玄会承她的情?
那未免太过天真了。
萧玄岂是那种会受人摆布之人,除非他自愿,否则,谁也别想让他交心。
因为太子一案的罪证涉及到两个国家,所以,取证、核实、审查耗时极长。
等有了最终定论,耗时四个多月,已近冬季。
三司会审结果如众人所料一般,太子的罪已是板上钉钉,毫无回旋的余地。
皇上心力憔悴,但又念着父子一场,并未要萧青呈的命,只是将他贬为庶人,幽禁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