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曹老看完之后,也不能确定画究竟是王维的真迹,还是后世的临摹品。
画纸的年代,看起来就是唐代时候的宣纸。可没有足够的证据,就凭钤印,谁都不能笃定那么一幅年代久远的画就是王维真迹,毕竟现在都有仿唐代时候的宣纸在市场流通,而且还能以假乱真。
曹老非常谨慎,不敢妄下结论,只对众人说极有可能是王维的真迹,具体还是用仪器测过,才知道。
毕竟机器比人眼要精确很多倍,人眼看不出来的东西,机器能检测到。
曹老退到边上后,众人一个接一个上去观摩。
很快轮到南溪。戴上口罩以及专用的白手套之后,就上了前。
刚才远远的隔着人群看不清楚,现在走近了才看清楚,这幅古画很是老旧,裱褙纸已经呈黑褐色。
宣纸上纹路清晰可见,就是不知道钤印是真是假。
毕竟现代有作假的,古代也会有。
细观画中山水,不是清秀雅致,而是咫尺重深,大刀阔斧,扑面而来的浓重雄厚,气势滂沱。
美中不足的是有损坏,有虫眼,画中还有断笔跟缺失,画中多处地方因为纸张老化画面更是模糊不清。
见南溪看得认真,排在南溪后面的叶佳琪也凑上来看,就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看了一遍,也看不出来什么。
古人学山水,都是从临摹起步。从古至今,都是临摹品多于真迹,而且有些擅于临摹的,临摹出来的作品跟真迹其实看不出来什么区别。
这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沈知意就在旁边冷眼看着南溪上了前,觉得南溪装模作样的,一副自己也是专家的样子。
但其实,跟她又能差多少?
南溪摩挲着画的纹路,看了十分钟。因为她跟叶佳琪两人排在最后,也不用顾忌身后还有人没看,匆匆忙忙一遍过。
旁边的叶佳琪小声地问,“你有看出来什么吗?为什么我什么都看不出来?”
叶佳琪觉得南溪看得兴趣盎然的,却她却是什么都没看出来,觉得这幅画跟自己见过的那些古画看起来都差不多。
没有区别。
南溪同样轻声但很是笃定地对叶佳琪说,“这幅画,应该是后世的临摹品,不是王维的真迹。”
这话南溪也只是跟叶佳琪说,也不想过于声张。
毕竟她一贯行为做事都是低调内敛。
叶佳琪听完,心里嘀咕着,反正她是看不出来这是临摹品还是真迹的。
资质老并且经验丰富的,还能用肉眼鉴定,她们年轻的一辈大多看不出来,只能通过仪器检测。
画看完之后,两人都没放心里去。
只是南溪不知道的是,叶佳琪比较爱说话,絮絮叨叨地在组里将她下的结论说了出去。
接近下午五点,南溪将手头上的工作都处理妥当,准备收工走人,却是看到叶佳琪像是一阵风一样小跑着过了来。
到了跟前就拉着南溪的袖子很是激动地开口,“那幅画的鉴定结果出来了。就是临摹品,宣纸初步鉴定是五代时候的宣纸,不是唐代的!”
“哦。”南溪实诚地点了点头,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不过还是有点懵,“五代就五代呀,不是王维真迹,你激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