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后院没地方放了,几人才稍停。
这一天,镇衙的差役终于把帽儿山丈量完毕,一共三百三十七亩,沈家好酒好菜招待他们之后,隔天便去镇上办理文书。
“二叔,待会到了镇衙,还得劳烦您跟主事周旋一二。”
沈青河道,“便是你不说,我也会帮的,别的不说,后面那零头准能给你抹去。”
很快,几人到了津西镇。
骡车在镇衙门口停下,门口的衙役见到沈青河,立即上前打招呼, “沈里正,今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村里有人买山,过来办文书的。”沈青河拱手客气道,“孙掌事可在?若是在,麻烦小哥帮忙通报一声。”
津西镇是大镇,所以镇衙也设六房,只是比起县衙的六房,就小了很多。
孙掌事是户房掌事,掌管津西镇土地、户籍、赋税及财政。
“小哥辛苦了。”沈镜之塞一串铜板过去。
铜板数量不多,但衙役心里很受用,看了沈镜之一眼便转身进去了。
明珠感叹,钱真是个好东西。
那名衙役很快就回来了,“沈里正,孙掌事有请。”
几人来到孙掌事办公的地方,沈青河与其寒暄了几句后便道明来意,孙掌事得知沈镜之要买山时,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面前的人一脸疤痕,却一身书卷气息,莫非是读书人?
没由来的,孙掌事忍不住多说了两句,“帽儿山附近的那几座山头,大多土壤贫瘠,并不适合种东西,你可想好了?”
沈镜之拱手道,“沈某意已决,多谢孙掌事提醒。”
见他斯斯文文的,孙掌事越看越觉得沈镜之是读书人,不禁多问了一句,“你看起来不像庄稼汉,可是念过书?”
“孙掌事好眼力,在下乃元隆十年凌江府试禀生。”沈镜之回答道。
如今是元隆二十三年,也就是说,此人十三年前便是秀才。
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
而十三年前,面人之人不过十几二十的年岁。
真是可惜啊。
感叹之余,孙掌事便在文书上签字,并且很爽快的抹去零头。
“孙掌事辛苦了。”拿到地契后,沈镜之不动声色的塞了二两银子,“时候不早了,我等告辞。”
走出镇衙的时候,太阳已偏西。
明珠见老爹还沉浸在喜悦中,不由得扯了扯他的衣袖,“爹爹,我想去回春堂一趟。”
她想问问忍冬花的价格。
“去那做甚?”
“我想跟李郎中买些花种子。”
“傻明珠,李郎中是卖药的,怎么会有花种卖与你呢?”沈青河一脸好笑的看着她,“要买花种,得去杂货铺子。”
沈镜之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沈青河。
“来都来了,你便带明珠去吧。”沈青河罢罢手,“我在骡车上等你们。”
“二爷爷,我们很快就回来的。”
两人到回春堂的时候,恰巧李郎中也在。
“小明珠,可是好了?”
“托李叔叔的福,明珠都好了,爹爹和奶奶都说,明珠很聪明呢。”见李郎中亲切的模样,明珠弯着眉眼道,“李叔叔,你们这收忍冬花吗?”
李郎中诧异了一下,“收的,三文到五文钱不等,按两收,不知道你们家的是何品质,我得看过了才能定价。”
明珠从荷包里拿出晒干的花瓣,“忍冬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效,而且我们摘取的都是未开的花瓣,李郎中可得给我们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