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你悠着点。”江氏出声,“清露酿制不易,得留点给你爷爷。”
行吧!
沈长佑也不失落,继而在石桌上玩转起杯子来。
“明珠,后山的姜黄因为肥料不够,拖到今天才施完肥,比预计的晚了几天,不会有什么影响吧?”杨氏开口道。
“晚几天没事的,奶奶不必担心。”
明珠说着,看向沈镜之,“爹爹,目前的母株数量供应本村没问题,但秋收后,各家都忙着种苗,开荒的人还得辛苦爹爹到别村找,争取入冬前把九寒山种完,否则开春了便会很被动。”
“闺女放心,你宁叔叔早就计划好了!”
明珠看着沈镜之,等待下文。
“你宁叔刚上任便接到了上边的指令,我找到他的时候,他便先提到了母株和人手的问题。”
沈镜之说道,“我们村一共五十七户,除去我们和你二爷爷两户,有五十户报名,已交定金的有三十二户,剩下的,有的想赊账,有的是没银子,针对这些人家,你宁叔叔的办法是,开荒抵账,不包食宿,按一天二十文算。
他们开多少天的荒,便给他们折算多少草苗。
不过,这办法仅限本村,别的村若是没银子,便只能跟镇衙打欠条了。
当然,仅靠这些人是不够呢,还得从别处找人,你们有什么建议呢”
沈长枫道,“开荒不包吃住,那便优先考虑附近的几个村寨,至于人选,可以请二爷爷帮忙。”
二爷爷是里正,管着两村三屯十八寨,多少能找些人来。
“还有吗?”沈镜之问。
“肥水不流外人田,加上舅公家和大舅家,应该差不多了。”沈长佑道,“到时候,我们三个挤一间,腾出两间空房,住宿便解决了。”
杨氏接着道,“实在不行,便在山脚搭棚,如今这天气,也不怕冷。”
“过几天,我去送祭月礼的时候,顺道跟大哥他们说,看他们能不能带些人过来,如若有人,便让他们在山脚搭棚。”江氏说道。
人手方面好解决,明珠想知道的是,入冬的安排。
“爹爹,入冬后的安排,宁叔叔有跟你提过么?”明珠问道。
沈镜之点点头,“村寨各自报名,由村长上交名单,入冬后,按各村提交顺序供货,到时候,我们提前备好草苗,通知各村来拉货便可。”
大致方向出来了,只要没人添乱,按照安排行事便不会出错。
“我们家只管草苗,其他事宜你宁叔会安排好的。”沈镜之摸了摸明珠的头,“你不是想去城里看祭月活动么,十五那天,你们兄妹自行安排。”
“哇哦……”沈长佑激动的叫了起来,“小爷要去相思湖赏最好看的花灯,喝最烈的酒。”
“猜中一百道灯谜才有资格入场,入场之后,每上一层楼要对出十个对子,楼层越高,对子越难,二哥想喝的玉泉浆,在五楼。”沈长岳不疾不徐的开口。
沈长佑心口一梗,“那我去长业街投圈子,吃圆子,放花灯。”
相思湖是文人集聚地,有门槛,那长业街则是谁都能去,也是最热闹的。
“明珠,到时候你跟着我,我带你去看胸口碎大石,徒手下油锅,这些可比在相思湖猜谜喝酒好玩多了。”
沈长佑怕自己落单,赶紧拉人。
“好啊。”明珠欣然答应,“不过二哥,我也想尝一口玉泉浆的滋味,不如我们先去长业街,再去闯相思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