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回宫的时候,手里带了不少东西。
“陛下,这些都是小乡君送的。”
见到皇帝,魏公公献宝似的把食盒一一打开,“陛下看,这些都是由青微草做成的吃食,您要不要尝一尝?”
元隆帝拿奏折的手一顿,“成功了?”
“成功了,小乡君目前还在研究别的做法呢。”
元隆帝放下奏折,走了下来。
入目的东西,全是温柔的浅绿色,心情莫名舒畅,“羲和真是个宝藏。”
语气,带着浓郁的赞赏。
盘中的糕点,透明而色泽浅碧,盘子的边缘勾勒的叶子,只有寥寥数笔,却让普通的蒸糕升级到了一个高度。
娴静温柔的画面,让元隆帝不禁想起皇后,“去中宫。”
夏日炎炎,元隆帝走在宫道上,感觉身上快要着火了。
中宫摆着冰盆,元隆帝一进来,便感受到了一股凉意。
抬眸一看,只见谢皇后坐在躺椅上,一手撑着额头,闭目休憩。
魏公公见状,手脚不自觉的放轻。
郑嬷嬷见皇帝来了,无声行礼之后,便同魏公公把东西放入冰鉴之中。
一刻钟后,谢皇后缓缓睁开眼睛,看到元隆帝,声音慵懒道,“陛下,本宫想吃荔枝了。”
元隆帝喊道,“荔枝。”
宫女连忙取出冰鉴里的荔枝,摆放至皇后面前,并为其剥皮。
“羲和成功用青微草做成吃食,朕拿过来与你同享。”
“这么快?”谢皇后来了精神,“等她忙完,本宫便邀她入宫,研制外面的花草。”
“皇后想当然了。”
“嗯?”谢皇后一脸问号的看了过来,“陛下何意?”
元隆帝笑道,“这沈家明珠,是个财迷,请她干活,没好处吊着可不行。”
“本宫不会亏待她便是。”谢皇后看向糕点,“这是什么?”
“回娘娘,这是蒸糕,小乡君给它取名为青玉糕。”
“好名字。”
谢皇后夹了一块蒸糕,小口品尝后,评价道,“还不错,陛下也尝尝。”
元隆帝不是很喜欢吃甜食,便尝了旁边的鸡蛋炒粉条。
“味道尚可!”
“陛下,这是炒绿粉。”话落,魏公公又指向一旁的碟子,“这是团子,里面放了肉馅,吃起来有点像包子。
这是煎饼,三伏天的时候,可存放三天,入秋之后,可放至六七天。”
这皇后撕下一小块煎饼,品尝之后问道,“工序如何?”
“只需将绿粉加水搅拌,锅中刷油便可开始煎饼。”
谢皇后点点头,“如此说来,做法并不复杂。”
“是不复杂,而是难在如何处理青微草的寒性和毒性。”
顿了顿,魏公公补充道,“娘娘,小乡君说,绿粉可当白面使用,虽然不能完全代替米面,但当赈灾物资,军需,或者是百姓们自己囤着,也是极好的,只是……”
说及此,魏公公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魏公公看了一眼元隆帝,“老奴让乡君先留着方子,她却向老奴哭穷,还问陛下有没有奖赏。”
元隆帝以为是什么大事,原来是讨厌奖赏。
想到上次,明珠被人冤枉之时,委屈巴巴的模样,不禁笑了起来,“那便先赏她一百金零花吧,待事情定下后,再厚赏。”
“陛下,一百金是不是太少了?”谢皇后开口。
元隆帝反问,“一百金很少吗?”
“不少,但也不多,随便买个首饰便没了。”谢皇后看着元隆帝,“比起陛下赏别人的,这一百金显得有些寒酸了。”
元隆帝绝不承认自己小气,“羲和还小呢。”
“那陛下便是在欺负人了!”
“……”
“羲和是玉衡道君亲传弟子,本事应该不止这些,她哭穷,是真的哭穷吗?”谢皇后语气嫌弃,“陛下向来大方,怎么到了羲和这里,便抠搜起来了?”
魏公公恨不得自己聋了。
敢这般对陛下说话的,这天底下也就皇后娘娘一人了。
要命的是,陛下一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只是神色有些不自然。
“皇后觉得,朕该赏什么合适?”
“羲和出身农家,赏字画玉器,不如赏些金银或田地来得实用。”谢皇后建议道。
“那便先赏两百金吧,待她回津西,朕再厚赏。”
魏公公听言,觉得自己有必要说两句,“陛下,两百金怕是不够。”
元隆帝看了过来。
魏公公道,“陛下,小乡君说,青瓶文风凋敝,人才稀缺,便是书肆也没几家,她想在京城购置几车书籍,给家里的哥哥和学堂使用。
老奴五月去津西传旨的时候,沈家学堂已经开始挖地基了,秋收过后,便对外招收学生。
沈家为了读书,努力了数代,沈进士和沈秀才不希望学堂的学生,只知四书五经,不知山川河流,城池疆域,人间百态。
农家子弟生来贫寒,不能像富家公子那般出门游历,见多识广,他们只能多读书,读各种不同的书,在书中领略不同的事与物,开拓心胸和眼界。
只是,书籍对贫家子弟来说,是奢侈的。
如沈家,努力了数代,到了沈青山一辈才出一个秀才。
而沈青山能够入京赶考,还是羲和乡君在山中发现了千金菇,才有盘缠入京。
陛下,小乡君购置书籍,也是用心良苦啊。”
元隆帝却说,“你处处替羲和说话,可是她许了你什么好处?”
“老奴冤啊!”魏公公连忙下跪,“羲和乡君爱国爱民,老奴见她为津西教化一事烦恼,忍不住多说两句,并非收了好处,还望陛下明查。”
元隆帝轻哼,“你们倒是护着她。”
“她值得!”谢皇后喝着冰露,“陛下,羲和现在还小,过两年,她经历得多了,你在这般抠搜,怕是会请不动她的。”
“她敢?”
谢皇后笑了,“高祖力保血脉,留下传承,无非是想有朝一日,血脉后辈能够横渡东海,进入蓬莱之地。
可高祖已离开蓬莱多年,后辈血脉稀薄,想进蓬莱认祖归宗怕是不易。
而羲和,是玉衡道君的亲传弟子,蓬莱那边肯定知晓。”
元隆帝懂了。
高祖一脉,想在蓬莱认祖归宗,还需羲和从中引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