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青林学堂的。”蓝袍书生见同窗尴尬,连忙道,“二位,我们还有事,便先回去了,你们慢慢聊。”
说着,拉着青衫书生离开了酒肆。
看着两人逃似的背影,明珠将视线转移到潘子钰身上,“你们国子监是怎么上课的?”
“嗯?”潘子钰一脸茫然,“小乡君,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夫子的授课方式,还是我们监生所学的范围。”
“夫子的授课方式。”明珠喝了一口甜酒,“他只是讲书籍上的东西,还是会根据授课内容或者当时事件,做相关的知识延伸。
比如,最近闹得比较火热的青微草,授课夫子布置课业的时候,是否让你们写关于青微草相关的民生策论。
或者说,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历史事件,有没有给你们分析得失与成败什么?”
“都有,但这个策论却不是实时的,而是夫子根据课业进度布置的。”潘子钰疑问,“小乡君,这有什么不一样吗?”
“自然不一样。”明珠看着他,“书籍是死的,可事态却是多变的,如何能运用所学知识,随机应变,这个很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平时学的不错,一到动真格就不行了的原因。”
“我好像便是这样。”潘子钰对号入座,“夫子授课时,我好像都懂了,一到考试,这里写不出那里也看不明白。”
“那是因为你学过之后,没有回头复习和验收成果,基础不牢靠。”
“还能拯救吗?”潘子钰目光炯炯的看着明珠,“小乡君,当日在稻花村河畔说的那些话,我是认真的,只是有时候不得其法,难免心浮气躁。”
“这个问题好办,每日所学,你在睡前过一遍脑子,记不住的地方第二天起来马上温习,不清楚的地方请教夫子。
除了夫子布置的课业,平日里的所见所闻,让你有所感的,你都可以写下来。
这个不用拘泥于是论文还是杂文诗歌。
当然,像青微草这样关于民生的,最好写成策论,请夫子帮忙并点评。”
提及策论,潘子钰头都大了,“小乡君,我……不是很擅长写策论。”
“不会就学呀,没有人生来什么都会的。”明珠看着他,“说句实话,以你们潘家的条件,考秀才不难,但考举人就不好说了。”
潘家的资源,足够堆出很多秀才,但举人,没有点实力是考不了的。
明珠的言外之意,让潘子钰“老脸”一红,因为他老爹也说过类似的话。
京城这个地界,随便出个门都能碰上朝廷大员,秀才和举人实在算不上什么。
“潘公子,我这里有一事,想请你帮忙。”
潘子钰立即道,“小乡君请说。”
“我想去国子监旁听两天,麻烦你帮忙给祭酒大人递个话。”
潘子钰一愣,“小乡君想去国子监听课?”
“有这个想法。”明珠点点头,道,“凌江一带文风不盛,每年入京赶考之人寥寥数几。
你知道吗,我所在的青瓶县,只有一个进士,两个举人,但凡家里出个秀才,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潘子钰“……”
“如今,我身为羲和城之主,文教一事,自是不敢马虎。”明珠看着他,“潘公子,这个忙你能帮的吧?”
潘子钰点点头,“明早我便去找山长。”
“那便多谢潘公子了。”说罢,高声道,“柳掌柜,借笔墨一用。”
笔墨很快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