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其东西两城,作为流放之地,再迁部分流民前往定居,耕地种植。
北绒牧草丰盛,我们可以种万牲草,开辟马场,允许他们与好人通婚,并学习我们的文字。
凡是北绒后代,七代之内均不得参加科举。”
不参加科举,意味失去权利。
几代之后,他们将会彻底汉化。
元隆帝“……”
大方向没毛病,连七代之内不得科举都想到了,可见儿子想统一北绒不是一天两天了。
沉默了一会,元隆帝问道,“无双郡今年收成如何?”
“还不错!”南荣修一点不谦虚,“粮税增收十万担,商税增收三万两白银,开荒之地超过万亩,平均每户卖了两头猪,二十只鸡,五百个鸡蛋。
还有,去年养的三千马驹已经开始拉物资,拉力在四五担左右。”
元隆帝不动声色,“京城和晴川收上来的青微草存了多少?”
“大概有五十万担。”
元隆帝想了想,对外吩咐道,“传内阁、六部进宫议事!”
南荣修听言,嘴角微微勾起。
…
文曲阁位于月亮湖畔,是静月城最大的书斋。
书斋一共三层,第一层卖常见的书籍,如三百千、四书五经、话本、游记、风物志等。
二楼卖的是书画字帖,笔墨纸砚。
三楼卖的是名家之作。
明珠和两位在客栈吃了早饭,才慢悠悠的过去,抵达书斋时,里面已经来了不少人。
看着满目琳琅的书籍,沈长佑开口问道,“明珠,你要买什么样的?”
“家里没有的,都可以买。”明珠看向沈长岳,“三哥,这里书挺多的,应该有制香类的书籍,我们找一找。”
沈长岳却道,“先去二楼看字画吧,学堂的画还没着落呢。”
“你们去吧,我去那边看话本。”沈长佑指着话本专区,“家里的书我也没翻几本,不懂哪些是有的,哪些是没有的,你们看看挑哈。”
说着,大步往话本子而去。
明珠“……”
沈长岳一脸无语,“明珠,我们上去吧。”
二楼,书画林立。
有山水图,花鸟图,人物图;有丹青、有泼墨……满目琳琅。
明珠和沈长岳逛了一圈,看中了两幅,一幅山水画,一幅竹子图。
“三哥,我选了两幅,你也选两幅,可以挂在书房或者是送人都可以。”
“挂书房的,我想自己画。” 沈长岳道,“至于学堂的,吃了开山宴之后,应该是不缺的。”
请的那些人,肯定会带字画过来。
“那我们去挑些礼墨和砚台,准备过年了,可以当年礼赠送与朋友。”
明珠拉着沈长岳去墨条专区。
还未靠近,便闻到一股浓浓的墨香,柜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墨条。
“二位想要什么样的,小人可以给为们推荐一二。”小二见两人衣着不凡,笑脸相迎道。
“我们是拿来送礼的。”明珠看着小二,“你们这儿可有搭配的礼盒?”
“有的,姑娘放心挑。”小二保证道,“礼墨在这边,二位慢慢挑。”
礼墨就是普通的墨,质量不好不坏。
明珠问了价钱,最便宜的一百文一枚,贵的有一两到十两不等。
“三哥,你觉得哪个合适?”
沈长岳道,“太便宜了失礼,太贵的荷包负担不起,不如选松烟墨吧,这个要比礼墨好些,选这个两百文的松烟墨刚刚好。
礼墨也可以选一些,赏给庄上的管事、或者是铺子里用,都是可以的。”
“听三哥的。”明珠对小二说道,“两百文的松烟墨五十枚,一百文的礼墨二十枚。”
一听是大单,小二的嘴巴快咧到耳后根去了。
“小二哥,你先帮我们包起来,我们去那边看砚台和笔,你包好了叫我们。”
到了砚台区,沈长岳很干脆,“小二,礼砚是哪些,价钱几何?”
礼砚大多是匠人自制的,价钱比较便宜,送同窗也不会失礼。
可即便如此,最便宜的也要三百文。
明珠选了二十个普通的,再选十个贵的。
沈长岳忍不住道,“明珠,家里的砚台够用的,不必买这么多。”
南荣修每年都会送他们每人一套文房四宝,他的房里,已经收有两套名砚了。
“普通的当回礼,贵的可以送给松堂哥和奇表哥,我们平时也可以拿来用。”
买了砚,明珠又去挑毛笔。
毛笔的价格,从十文到二三十两,价格落差很大。
最便宜的,写不到两百字估计就不行了,所以明珠挑好的。
看到明珠不停的买买买,沈长岳忍不住道,“明珠,你克制些。”
“三哥放心,我带够银子了。”
我是这个意思么?
沈长岳无奈道,“我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明天怎么扛回去。”
“也是,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带几筐月萘果回去呢。”
小二见明珠停了下来,赶忙道,“姑娘,你们买的多,我们书斋可以安排人送到府上。”
“抱歉,我们不是静月人士!”沈长岳开口,“不过,你们可以送到客栈。”
书画买了,笔墨砚买了,明珠直奔三楼,看上的书籍直接下手,结果被告知,需要预定。
交了五十两的订金后,两人下楼去找沈长佑。
看话本看得入迷的沈长佑,叫了几次都没听见,直到明珠踢了他一脚才从书中世界抽离。
“这么快就买好了?”沈长佑见到人,脱口而出,“你们不是刚去么,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沈长岳怼道,“是你太入迷,明珠都喊你好几次了,你都没听到。”
“都怪这话本太好看了。”沈长佑直接甩锅。
明珠嘴角微抽,“时候不早了,二哥多挑几本回去看吧。
松堂哥好像也挺喜欢看的,到时候送他两本解解乏。
不过,回到景田的时候,二哥可要收好了,要是爹爹看到,被没收了我可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