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明珠笑了,“银杏号称一树千金,本乡君不做点准备,又岂敢将它们现于人前?虽然本城主身负种植天赋,可培育那么多树苗,也是很累的。”
姜无恙从腰间拿出玉扇,叹道,“看来,今天是白跑一趟咯!”
“姜大人,若是本乡君愿意送,你们姜家敢种?”明珠反问,“南荣修说过,整个京城,没几株银杏!”
“那姜某能退而求其次么?”
“比如?”
“凝珠!”
明珠面色不变,“姜大人打算出多少?”
“姜某听闻凝珠可滋养筋脉,有轻身延寿之效,家中祖母六月将办六六大寿,姜某愿出千金,还望乡君成全。”姜无恙双手作揖,态度诚恳。
“六六大寿?”
姜无恙点点头。
“凝珠所需药材颇多,姜大人得自行准备药材。”
“没问题!”
明珠写下清单,“凝珠淬炼工序繁杂,且中途不能中断,姜大人备好了药材我在抽时间炼药。”
“多谢!”
姜无恙提着清单走了。
“小明珠,你真会忽悠人!”小空的声音响起,“凝珠的提炼,只需一种即可,你写的药材不仅贵分量还多,不怕他怀疑?”
“他既然开了这个口,必定是打听过了,只是我竟不知凝珠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以讹传讹罢了!”
“所以,我才写了百年人参六株,百年灵芝六朵,金蟾皮六两,隔年雪六两来增加难度,不然大家以讹传讹,说我会炼长生不老药咋办?”
“也是。”小空手中托腮,“不过,你这清单,应该很快被某些人知晓!”
吃午饭的时候,青杏拿一份单子过来。
“乡君,这是门房上午接到的拜帖!”
明珠看着名单,说道,“还有一堆事没做,可没这闲工夫,安排几个机灵点的跑一趟,就说家里的菜没收完,还要准备开山宴,不方便接见。”
“奴婢这就去赵中人那请两个跑腿。”
傍晚时分,沈长枫三人从三里湾回来,一个个精神抖擞,不见疲态,就是衣摆和鞋子有些湿了。
“大哥第一次划竹排,可还适应?”
“挺有意思的,就是太忙了,一刻都没得歇。”沈长枫说,“杨表叔学得挺快的,不过半天,就能自己划排了,他说明天试着载两块石头,要是顺利到对岸,后天就自己掌一排。”
“李家和柳家呢?”
“他们两个怕水,站在竹排上都站不稳。”沈长佑不想吐槽,“要是学几天他们还站不稳,得安排他们干点别的,不然浪费竹排。
现在货挺多的,我们回来的时候,岸边还推着十几堆呢。
三里湾那帮,之前还怕我们抢他们的饭碗。”
说及此,沈长佑冷‘呵’了一下,“去年他们村才出两张竹排,今年过去,多了三张,他们的卷篮菜还拉到平宁和宜林去呢,据说在平宁镇,一斤能卖到二十二文呢,至于去宜林的,还没见人回来,明天见到了再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