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把最后几个字写完才抬头,“爹爹和爷爷估计忘了,三哥你去问问。”
沈长岳走了两步又回头,“还来得及么?”
“来得及。”
没多久,沈镜之和沈青山来了。
两人看着大门,沉思了良久。
“爹爹,爷爷,楹联怎么写?”明珠问道,“大门是学堂的门面,写了便不能轻易改。”
沈镜之反问,“你是不是想好了?”
“有一对,就是不知合不合适。”
“说来听听!”
“爱生若子,视校如家,教学常新施化雨;立德在先,育人为本,知行并重布春风。”
明珠说,“若是觉得这个太长了,就简单些,百年树人成大计,一腔热血浇新苗。
大哥和三哥有更好的,也可以说出来,我们一起参考。”
“你出的联很好。”沈长枫道,“前面的长联,就很符合当初我们对未来学堂的期许。”
沈镜之,“爱生若子,育人为本,只要我们遵循这个初衷,无论学堂的学生,将来能否考中进士举人,他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便用这个吧。”沈青山一锤定音。
明珠召出桃花木剑,临空而立,长剑对着大门两侧的石柱写下联子。
石砾飞扬,几人不自觉的往后挪。
最后一字写成,明珠干脆利落的收剑,“好了,叫人把墨填上即可。”
沈长佑自告奋勇,“我来。”
沈长岳问,“用黑墨还是红墨?”
“用流鑫墨,我的私库有一些,稍后让路女官拿过来。”
明珠说着,看向沈长枫,“大哥,你写完了吗?”
“还有一板。”
“那剩下的便交给大哥了。”
明珠丢下话,飞身上马,朝镇衙而去。
“乡君,您可算回来了。”明珠前脚刚踏入镇衙,李文书后脚就迎了过来。
“乡君,自初十之后,连续两日收到凌江府、兴州府、青瓶县、宜林县、荣川等地信件。
您未在衙里,卑职根本不敢妄动。”
说罢,把信件递了过去。
明珠接过一看,有七八封之多。
凌江知府说,公务繁忙,但会派代表过来;兴州知府则是派嫡长子过来;青瓶谢大人和朱县丞确定会来,宜林知县也会亲临,至于万里县和荣川,表示会到场。
至于其他的,没有回信,来不来不得而知。
明珠看完信,见李文书一脸紧张的样子,解释道,“沈家学堂于上元节举办开山宴,我便给各县发了请柬,这些都是能过来参加的。”
李文书心惊,觉得明珠面子够大,竟请得动这些人。
“到时你们也过去,凑个人数,热闹热闹。”
“好咧。”李文书高兴道,“卑职酒量还行,到时候可以给老爷子挡挡酒。”
“前天刚从景田弄了一起玉竹酒,你们有口福了。”明珠笑道,“路女官,派人去一趟周生家,请周大小姐十四那天过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