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言差矣。”瑞王开始叭叭,“天青茶分一品、上品和顶级。
一品天青茶一两十金,上品百金,而顶级,便是千金也买不到。”
“如此说来,咱们郡君还是个富婆呢。”元隆帝笑道。
明珠笑了,“陛下只知天青茶价贵,却不知一品的天青茶全年不出两斤,顶级的天青茶更是全年不到二两。
瑞王方才泡的,是去年的珍藏,喝完便只能等到年底了。”
“什么?”瑞王大吃一惊,“本王把最后的顶级天青茶给喝了?”
说罢,一脸痛苦的捂着胸口。
各位大臣“……”
都是千年的狐狸,表演个什么劲儿?
元隆帝更绝,直接忽视瑞王,“今儿是三月三,宫里特意蒸了五色糯米饭,郡君可要好好品尝。”
五色糯米很快端来。
上面洒着芝麻,中间还混着腊肉粒,香味十足。
明珠团了一团,直接上手开吃,“三月三在我们羲和城是个比较热闹的节日,这会儿大家刚插完秧苗,家中的腊肉也还没吃完,村民们便会组队一起唱山歌,到了晚上一起喝酒吃腊肉。
过完三月三,大家把最后一批青菜卖掉,然后犁田再种上夏季的蔬菜。
这个时候,天气转暖,村民开始抱鸡崽鸭仔回来养,或者去静月城进鱼苗,养稻花鱼。
村里的小孩也会上山摘忍冬、挖白腾,挣点零花银子。”
诸位大臣一边听明珠说,一边想象那个画面,不禁向往起来。
他们天天上朝,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已经很多年没有出去走走看看了。
而明珠口中的寻常事情,在他们眼中就是诗和远方。
元隆帝的关注点却是“在稻田里养鱼,怎么养?对禾苗可有影响?”
众臣纷纷看了过来。
“陛下想了解哪方面呢?”明珠问,“如若是养鱼,那便简单了,秧苗返青半个月后,便可往田里投放鱼苗。
前期鱼儿还小,需要经常投喂万牲草,到了后期,只要田间水量充足就行。
稻花开之时,正是鱼儿长得最快的时期,等稻花落了,变成稻穗的时候,也是鱼儿最肥美的时候。
这个时候,会有老板到各村收鱼。
去年雨水充足,天气也好,羲和城各村的稻花鱼养的不错,平均下来,一亩大致能收获八十到一百条鱼。
因为样的时间短,鱼儿的重量大致在六两到八两之间。
普通的河鱼,八文到十文一斤,稻花鱼却能买到十八文到二十五文不等。
一年下来,能让每家农户,增加至少二两的收入。”
卢尚书听言,心动不已,“京城的春播才刚刚开始,现在准备鱼苗还来得及么?”
众臣纷纷看着明珠,元隆帝也不例外。
“可以是可以,但你们没有养殖经验,想要立即推行不太现实。”
“这个我们懂。”卢尚书立即朝皇帝开口,“陛下,此举利国利民,微臣建议,划出百亩官田出来试养稻花鱼。”
元隆帝没有立即回答,目光锁定明珠,“稻田养鱼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卖鱼吧?”
不得不说,做皇帝眼光毒辣。
“当然。”明珠喝着瑞王递来的茶水,“稻田养鱼,不仅能增粮也能增鱼,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鱼是杂食物种,它们会吃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它们的排泄物也能滋养水稻,它们在田间游来走去,使得泥土,更利于禾苗生长。
我们羲和城投放的鱼,一般有两种,鲤鱼和草鱼,但大部分农户都会选择鲤鱼,只有少数人选择草鱼。”
“为何?”林祭酒好奇,“这里边有什么讲究么?”
“说来你们也许不信,生活在池塘的鲤鱼,有两三斤重,而养在稻田里的鲤鱼,最大也不会超过一斤,而且两者的味道完全不同。”
“哦?”元隆帝也跟着好奇起来,“都是鲤鱼,难不成养在稻田里的更鲜美。”
“陛下英明。”明珠大赞,“养在稻田里的鱼,大多吃的是落水的稻花长大,鱼肉中带有一股稻花的香味,所以被大家叫做稻花鱼。
除此之外,稻花鱼的外表会随之长大而逐渐变深变黑,肉质也比河鱼更鲜嫩,而且腥味很淡,清蒸时放点葱姜便能掩盖其腥味。
羲和城的稻花鱼,要数锦绣村养得最好,不止个头匀称,味道也比其他乡镇的要鲜美,所以锦绣村的鱼价也是最贵的,一斤二十五文。
而稻花鱼,也成了羲和城的特色菜。”
明珠看向元隆帝,“此次入京,我带了一些过来,稍后给诸位送上两条。”
“稻花鱼个小,两条恐怕不够塞牙缝,要不郡君派人去拿鱼干,我等在比品尝一番,过后也好跟地下的人说稻花鱼如何如何。”胡尚书厚脸皮道。
其他大臣纷纷给胡尚书投入赞赏的眼神。
元隆帝更绝,直接吩咐道,“魏公公,你同郡君的女官走一趟。”
明珠“……”
她只是客气好么?
但元隆帝开口了,她也不好驳了面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还请陛下派人去请皇后和少主。”
众臣“……”
他们想吃独食来着。
元隆帝立即示意下边的人去请人。
明珠的目光扫向各位大人,“除了稻花鱼,羲和城还有别的好东西,不会让诸位失望的。”
很快,谢皇后和南荣修来了。
“不知陛下召臣妾来有何要事?”
“郡君说,养在稻田里的鱼,刺少没有腥味,朕便想请皇后和太子过来品尝品尝。”
皇后听言,看向明珠,“稻田里养鱼,本宫还是第一次听说。”
明珠见南荣修一脸求知欲,便将稻花鱼简单的复述了一遍。
皇后和南荣修听后,面露惊喜之色。
“郡君每次入京,总是能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谢皇后高兴道,“羲和城的百姓,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