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发现这个世界香薰很少,且种类单一,如果可行的话说不定她能在老本行上开辟出另一条路。
没有靠山,她就给自己找一个靠山,她就不信这个局破不了。
晚上的时候,程大娘就用新做的红薯粉给墨墨做了盆红薯粉炒肉。
墨墨吃的非常高兴,他好久都没吃到什么味道好的食物了。
见墨墨这么买账,程大娘还是非常高兴的。
程宝彦如今在县里,因为临近年底,酒楼里很忙,他就走不开,所以就住在酒楼提供的小间里了。
虽然条件艰苦了点,但程宝彦还是把事情努力的做好,有空的时候他也会读书,只为了等待朝廷开恩科。
送走这批客人,程宝彦从怀里掏出一块帕子擦了下额头的汗。
刚转身准备进去就有人喊住了她。
“景行?”
听到熟悉又陌生的声音,程宝彦下意识转身看过去。
待看到那人后,微微有些惊讶:“原来是颂之兄!”
是一个青年,约莫二十来岁的年纪,穿着一身宝蓝色的衣裳,似乎是很惊讶在这看到他。
他身边还跟着几个人,看他们身上的穿着就知道来历不凡。
青年关道:“刚才我还有些不确定,怕认错了!这会儿见你应了想来是没认错。”
说着,他就向其他人介绍程宝彦:“这是我在我外祖家那边认识的朋友,他姓程,名宝彦,字景行。”
这有人介绍了,双方便各自行礼,见着孟一舟似乎是要与人叙旧,他们也就不多打扰,纷纷告辞。
孟一舟对他们的识趣还是比较满意的,等到只剩他们两人时,孟一舟这才看向他道:“不请我坐坐?”
程宝彦这才道:“请!”
说着他就带着孟一舟到了二楼窗边的位置上,然后让人上了些酒水过来。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酒楼还不算太忙,跟人说说话还是可以的。
孟一舟看他那淡定的模样就忍不住了:“景行,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孟一舟外祖家在横水镇,小的时候他在横水镇待过几年,那时跟程宝彦关系不错,当时他十二岁就考中秀才可把他羡慕死了,只是后来科举停了,他也没再继续待在横水镇,没过两年就回京了。
直到几个月前他听到南面战事的消息,他着急的派人想要去打听,可南面乱的很,根本就没人敢去,他也只好把这事放在心里,只让人每日关注难民的动向,然后再打听人。
两人虽然多年未见,但一直都有书信往来,这也不算是陌生了。
前世的他一生就只有孟一舟这一个朋友,到最后更是因为他被连累让魏王给弄死了。
如今看到这般鲜活的他,难免的就有些恍惚了。
他们也好久不曾见过了!
孟一舟见他不言不语,再次追问:“朝廷接纳难民虽说全部都是充当军户,但对待读书人以及手艺人才却是有优待的,你如今落户何处?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虽说我家不是什么权贵之家,但一点小忙还是能帮得上的。”
程宝彦回过神来,他淡淡的道:“能有什么难处?难民都当过了,这会儿也都过去了,一切都会好的,颂之就不必担忧,我这情况还好!如今的话落户在滦县顾家村,等安顿好后我再请颂之上门做客!”
听到他这么说,孟一舟也松了口气,笑道:“好,既然如此,那我就记着了,改日一定请我上门做客。”
两人多年未见,自然是要小酌几杯的。
左右酒楼里没什么事,客人都走的差不多,柜台那边也都安排好了,他就陪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