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京都是值得怀念的京都,那个年代的京都到处充满了生机,也处处发生着变化。
这些变化有如润物细无声般地发生,在许多京都人都没有留意的时候,一个时代就已经过去了,京都也就这样悄然蜕变成了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王伟拎着包满脸疲惫的下了火车。
这个年代没有高铁,而且飞机的班次少,票非常不好买。
所以他坐了一路的绿皮车,花了整整14个小时,尽管买的是硬卧,中途睡了一觉,可下车的时候,依旧浑身疲惫。
从出站口走出来后,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王伟打量了几眼前方。
火车站的前面就是街道,周围就是一排排的大楼,中间还掺着一些小平房,看起来颇有一种20年后的小县城,介于繁华与不繁华之间。
谁也不会想得到,就这么看起来土得不行的城市,居然会在几年的时间飞速的发展,最终一跃成为了国际化的大都市。
不过看起来,京都城的环境,以及人们的穿着,还是跟王伟所在的吉全市有很大的差距。
外面的行人在穿衣上面已经有不少笔挺的西装,还有不少穿着时髦的女士,兜里揣着随身听和耳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之中,踩着高跟鞋,轻快离去。
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夏利,皇冠等汽车品牌,甚至偶尔还能看到虎头奔一掠而过,这放在王伟所在的吉全市,是极难遇见的。
当然,大部分居民出行用的还是自行车。
在京都,不管是领导还是大学教授,都有可能扶着自行车,守在红绿灯面前。
然后等到绿灯亮起的时候,潇洒地跨上去一蹬,自行车便骑出去很远。
除此之外,路上还穿梭着一辆辆黄色的面包车。
火车站前,更是整整齐齐的停了一排黄色的面包车。
当然,往远处看过去的另一条道对面,还有停着不少尼桑,皇冠等高档出租车,两边各占了一条道,看起来谁也不服谁。
很显然,他们都在等着王伟这一趟火车,客人下车后的第一波打车潮。
看到王伟他们来了之后,大量的司机立马从车上跳了下来,热情的去帮旅客提行李。
如果有旅客不愿意的话,这些司机就会强行攥过行李,凶巴巴的带着你的行李放上了他的车子。
只是没多久,那一伙儿开黄色面包车的司机,和开尼桑的司机突然争起了客人。
两边争执了好一会儿,最终不知道是谁先动起手来,两边瞬间打成一团。
王伟看到这一幕,内心极其的纳闷,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不就是抢一点儿客人吗?至于打成这样?
这谁能抢到这些客人各凭本事不好吗?
附近的客人都赶紧往旁边让出位置。也没有人敢拦他们。
没过多久,警察迅速地赶到了现场,将打架的一伙司机都给带了回去。
看这个样子,京都的治安,倒是比王伟想象中的要好。
等到警察离开之后,旁边的一位大哥才主动解释道。
这些面包车其实是大发公司的出租车,这种出租车的颜色是黄色的,而且像虫子一样遍地都是,他们京都人都叫他黄虫。
前些年的时候,大发面包车大批量进入京都出租车商场之后,这种物美价廉的出租车立刻就得到了京都老百姓的认可。
那时候大发出租车的运价为每公里1块钱,相较于皇冠、尼桑等高档出租车,这已经非常廉价了,几乎所有老百姓都能打得起车。
不过也正因为这些黄色面包车抢走了那些开尼桑的出租车生意,这些年,这两帮司机没少起冲突,打架那都是家常便饭的事。
王伟倒是没想到,京都居然会出这样的事情。
他对于京都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时代的发展中,京都也接连的涌现了大量的问题,不过随着时代的过去。
不管是黄色面包车,还是这些尼桑,都将成为彻底的过去。
接着,他拦下了一辆黄色面包车,一路来到了京都中关村。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中关村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一片坟场,主要埋葬太监,甚是荒凉。清朝时期把太监称为“中官”,所以历史上的中关村也叫“中官坟”和“中官屯”,后来就改名为音接近的“中关村”。
对于中关村来说,具有标志性的建筑,那就是道路中央的DNA双螺旋模型,据说是昭示着华国人对破解生命之谜的憧憬。
当然,目标是这一个最后的结果就有一些差强人意了。
因为那时候的中关村,最流行的不是搞研究,而是流行卖光盘,组装电脑。
据说创立京西那一位强子,就靠着在中关村租了几平方米的摊位,售卖刻录机和光碟。
用老京都的说法,大强子当时,就是个“倒爷”。
不过就靠着这么被人看不起的倒爷生意,这大强子就在短短几年时间攒下了千万的家底。
他开的这家倒卖刻录机,光碟的摊位,成为了京西多媒体,也就是京西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