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想了想,又问道:
“你跟倭国通商,可能跟后村上天皇搭上关系?”
如果沈金能跟对方直接对话,倒是可以派使者先去摸底试试。
没曾想,沈金有些尴尬道:
“我家船队都是在倭国西部沿岸几个城市交易,那里更靠近我国,是足利幕府的地盘,跟后村上天皇的领地并不交界,倒是从未有过来往!”
原来如此,现在情报还是很匮乏,也不知道倭国这个南天皇,到底是对中国图谋不轨,还是垂涎前宋留下的遗产。
就目前的形势分析,他垂涎中国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家伙自己的国家都没统一,说他想侵占中国,明摆着是痴心妄想。
不管怎么说,这事等回应天后,还是要找机会,当面给老朱提个醒。
沈金这人虽然喜欢摆显,办事倒还靠谱,接下来不到一周时间里,沈家船队就陆续从外地运来粮食,平江缺粮的情况终于得到明显改善。
沈金虽然刚开始是迫于求生欲接下这活,但做着做着,反而心花怒放起来。
原因很简单,吴军打下平江后,尚未恢复平江地区的对外贸易,俞通海的水师仍然牢牢把守着水道。
这个时候,其他各大商户都拿不到通关路引,根本无法开张,唯有沈家是朱文正特许经营。
没了竞争对手,沈金每次出海都是赚得满盆钵体,回来时还能一边摇着小折扇,一边享受其他商家一脸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在莫大的虚荣心激励下,沈金简直乐在其中,连带着也对朱文正感恩戴德起来。
其他商人也不傻,慢慢有人打探出其中奥妙,也开始尝试牵线搭桥,走朱文正的门路。
朱文正来者不拒,只要遵纪守法,愿意纳税,并往平江运粮的商家,他一律放行。
等到那些商人正式开始办理手续,才发现朱文正对海贸的管理,比张士诚要严格得多。
他不但要清点货物,还要求所有商船都登记造册,出海的船队规模稍微大一点,甚至还要有少量吴军官兵随船监督。
这一切都是为了杜绝走私,并防止有商家跟海贼等境外势力勾结。
对于朱文正来说,这才刚刚开始,等国家正式制定政策时,还要比这严谨的多。
不然,他申请造那么多远洋战船干嘛?
除了打仗,更重要的是维护海上商路,保证财源滚进的同时,沿海不会大乱!
当然,这事还要后面说服老朱才行!
在朱文正的大力扶持下,很快,平江的商业活动,就恢复了昔日里的活力。
百姓吃饱穿暖,物资充足,物价稳定,朱文正看着这一切,越发坚定要扫清倭寇的决心。
因为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等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后,就会发现东南海疆走私猖獗,并且海盗与倭寇相互勾结,使得沿海官民不得安宁。
为了稳定海疆,朱元璋一面派兵镇压贼寇,一面大修防御工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并最终开启“海禁”政策,才换来边疆安宁。
守不如攻,这是朱文正的理念!
当然,想主动出击,就得事先准备好本钱!
在海运繁忙的这些天里,朱文正也没闲着,平江因为战乱和处理了周光远一行人,空出了大批资产。
朱文正兜里有点钱,也挑好的买了一批,比如平江盛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那些茶田就是很优质的资源。
常遇春等人有样学样,也跟着买进不少,有了吴军的加入,无形中使得平江环境更加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