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的这一场大战虽然汉魏双方都没有投入主力大军,但是这一场战斗却已经震动天下。
最被震惊的当然是曹魏。
因为无论是在洛阳主持中原全盘战局的曹真,还是在河内谋划围歼诸葛亮的司马懿,或者是坐镇邺城的曹叡、陈群、华歆、王朗等一众人等都没有想到,汉军竟然敢先动手。
大魏这一回是调集了全国的人马来打这一仗,难道他刘循不知道吗?
难道他刘循的细作没有侦查到大魏已经调集了将近百万大军吗?
他刘循有多少人马?
竟然就敢先动手?
不要说曹真、司马懿没有想到,就是在晋阳的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张任竟然对宛城发起了进攻。
但是诸葛亮马上明白,刘循的这一道将令无疑是在当下最英明的决策。
既然接下来的仗几乎是明牌,就是魏军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晋阳。
那么在开战之前的这段时间,双方比拼的就是速度。
招募士兵的速度;
操练士兵的速度;
还有最重要的,筹集粮草的速度。
总而言之,比拼的就是战争的动员能力。
大魏的整体力量比大汉要强大得多。
如果能给曹魏足够的时间,他能调动力量,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也就是经济力),都不是大汉所能相抗衡的。
但是,速度也是动员能力中的一环,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如果是依照曹操以前那一套,曹魏的战争动员速度是十分可怕的。
他统治区内的绝大多数百姓都被屯田,世家豪强力量被极大的削弱,所以,只要曹操一声令下,立刻就有数十万乃至百万大军。
可是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操的所有政策改弦更张,再后来曹丕病故,世家豪强逐渐做大,现在的曹叡虽然还有能力可以动员全国之力,但是动员的速度大不如前。
因为有些壮丁已经被世家豪强瞒报,有些粮食也被隐藏,甚至于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了。
最要命的是,没有屯田的百姓就很难做到全民皆兵,更遑论提前操练。
但是,刘循的大汉在这些方面,比起大魏,那就要快捷许多。
既然速度快,既然能比对手快速的集结力量,那就应当先发制人。
现在宛城已经开战,那么诸葛亮也准备随时迎接曹魏的进攻。
如果说曹真、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惊诧的话,那孙权和陆逊就是焦虑。
因为他们察觉到了,汉魏两国在这一次大战之后,极有可能有一方衰落,另一方实力大涨。
当然,如果汉魏双方拼得两败俱伤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