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晋阳的诸葛亮得知张任奉刘循之命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邺城的消息后,陷入了深思。
他打心眼里不赞成攻打邺城。
尤其是诸葛亮打探到司马懿放弃河内、蒲坂,退守上党和邺城后,又得知张合不在邺城,立刻觉得攻打邺城是一场苦仗,更是一场恶仗,甚至是一场吃力不讨好的仗。
不过好在从蒲坂通往关中的道路通畅了,他立刻派人南下,将自己得知的情报和分析以及忧虑写成书信告知在洛阳的刘循,并建议刘循请张任以部分兵力监视邺城而以主力攻打壶口关、上党。
理由是这两处的魏军兵力不会比邺城雄厚,而且汉军是从反面攻打天险壶口关,更容易得手。
如果司马懿胆敢从邺城出援,正好半路伏而击之。
并且将他得到的匈奴人正在往云中集结,似乎有配合魏军,进犯晋阳之意的军报也告知了刘循:
如果张将军可等,待击败了进犯晋阳的匈奴人后,在下可协助张将军东西夹攻上党和壶口关。
刘循看了诸葛亮的书信,长长了舒了一口气。
因为他已经发现自己的失误了。
操之过急。
其实,并不是他操之过急,而是郑度、赵云操之过急。
自己也在无意之中被他们的情绪裹挟着过急了。
刘循没有埋怨责怪郑度,只是将收到的诸葛亮的书信递给郑度看过后,问道:“郑丞相,你觉得诸葛亮的话有道理吗?”
郑度看后,额头上竟然沁出了冷汗。
他也察觉到自己操之过急,几乎坏了大事。
诸葛亮的书信上虽然只是点了一句,张合不在邺城,这也就是在告诉刘循,如果汉军主力屯兵坚城之下,打得十分疲惫之后,张合突然杀出来——他可是有十五万大军啊!那整个战局将可能出现对汉军极为不利的逆转。
“陛下,臣下有罪!”郑度颤颤巍巍的给刘循跪下。
刘循忙将郑度搀扶起来道:“这不是丞相的罪,你和任兄只是建议,最终下决定的是朕,归根究底,还是朕的失误。再则,现在不是追究责任在谁的时候,我们现在应当立刻调整部署,以适应当前的形势。”
郑度思索良久道:“陛下,既然如今司马懿放弃了蒲坂和河内,我军应当立刻从关中派兵,北渡黄河,攻占蒲坂和河内,这样的话,往东就可以和公义形成对上党、壶口关的夹击之势,往北可以策应晋阳的诸葛亮。”
刘循想了想,问道:“如果张合来救援壶口关呢?他的麾下现在至少有十五万大军啊!”
郑度道:“陛下,我汉军在洛阳有五万精锐,现在黄河水浅,正好架浮桥,浮桥的标准要做到就算是夏季涨水,只要不是大洪水,桥上也能做到人来车往,最不济春季要达到这个标准;同时请张将军在邺城城下做好防御的准备,就算是张合来增援邺城,就算是和邺城的司马懿联合攻打,也要能守得住。”郑度想了想道:“只要我洛阳的人马随时能增援张将军,他麾下有十五万大军,挡住司马懿和张合的进攻应当不在话下。”
刘循问道:“如果明年夏天发洪水,冲毁了浮桥,截断了南北交通,任兄能守多久?”
郑度道:“陛下,这要问张将军的意思。”
刘循道:“好,将孔明的书信,以及你和朕商议的结果,一起送给任兄,让他好好的思考几日,再作决断。”
郑度问道:“敢问陛下,您准备派谁去恢复蒲坂和河内?”
“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