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此时已经彻底杀红了眼,有时,为了一片射击视野良好的小山坡,双方能反复派兵争夺冲杀,直到整片山头都被鲜血染红也不放弃。
一片阵地往往能轻易易手十来回。
反抗军占领了,帝国军就立即发动反攻,将反抗军打回去。
而反抗军同样如此。
一支部队失守了,那就收拢一下部队,顺便让下一支部队顶上,接着冲。
冲上去的部队往往会在十几分钟内就被打崩,然后由后方的预备队再次顶上。
就在这种残酷的消耗战下,阵地上的旗帜不断在各个部队,反抗军和帝国军的军旗中来回切换。
最初,反抗军是有一万步兵外加六千人的针发枪散兵,而帝国军则是拼凑起来的一万五千名步兵,其中针发枪团的占比并不高,只有三千人。
帝国军本就没有优势,尤其是在初期主动进攻受阻后,部队损失不小。
因此,这里的反抗军一直能保持着进攻的姿态,将帝国军压着打。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帝国军一直在失地。
尽管帝国军有在很拼命地抵抗了,但他们的战线还是一路被压到了半山腰。
直到大半小时前,山顶的火炮开始支援他们后,他们才彻底稳固住了战线。
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反抗军在获得了后方支援来的六千多名援军后,帝国军的防线在此变得到处都是筛子,哪哪都在漏。
防线的不断崩溃,使得帝国军不得不投入更多的预备队,仅仅只为了稳住战线。
这使得他们的兵力逐渐变得捉襟见肘了,进而也逐渐失去了还击的能力。
在失去反击能力后,他们无疑是更加难以承受后退的后果。
因此,他们只能再次被动地转变战略,转变成为一味的死命硬撑式的防守。
很快,帝国军就陷入了顾此失彼的境界,他们只剩下了两个选项。
一是继续压缩防线,就是用后撤换取喘息的空间。
二就是继续原地死扛,但这无异会牺牲大量已经陷入困境的部队,加速军队的伤亡。
帝国军的指挥官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他只能选择第二项。
他并不是看不清局势,他清楚地明白,再这样继续打下去的话,不用多久,他的这支部队就要完蛋了。
他的部队已经被分割包围,再打下去就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然而,他的目的就是拖住反抗军,因为他相信,中军大营不会坐视不管的。
他相信援军终会到来,而在这之前,他要做的,就是用士兵的牺牲,换取时间!
他无法选择选项一了,因为后面就是火炮阵地了,他们退无可退了!
不少反抗军的散兵持有的针发枪,已经能依靠射程威胁到炮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