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路上,沿路的小麦已经成熟,但是老百姓因为军队的到来,吓得纷纷躲避,无人收割。
曹操知道老百姓怕的不敢回家,马上着手安排人通知远近的父老乡亲尽快回家收麦子,同时发布告示说:“这次是奉天子的诏书出兵讨贼,为民除害。正值麦子成熟的时候,不得已而起兵,现已要求大小将校,过麦田有敢践踏的,一律斩首。军法已做命令要求,百姓们不要害怕。”
曹操的这个命令下得是十分正确的,那个时候又是战乱。当时施行的屯田制主要就是针对粮食,这一招使得大家更加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这对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百姓听闻之后无不欢喜鼓舞,深受感动,随即都回来欢天喜地的收割麦子。
经过这么一整顿,曹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官军经过麦田,都下马扶麦,生怕踩他麦田。
有一次,老曹骑着马正走着,忽然一只鸟从田中惊起,落到了马的身上,马受了惊吓,窜入麦田,踩坏了很大一块。
曹操心里大惊,又想着自己刚颁布的命令,怎么自己就先违反了呢,于是非常淡定的招呼行军主簿给自己定罪。
主簿说:“丞相,您怎么能自己给自己问罪啊?”
老曹说:“我自己制定的规定,自己犯了不问罪怎么能服众呢?”于是毫不犹豫地抽出宝剑就要自刎。
大家七手八脚地救了下来。
郭嘉感动的一脸的泪水,说:“有时候的《春秋》里有句话说:法不加于尊。丞相,您是一军之帅,怎么能自刎呢?”
老曹沉默了很久,说:“既然《春秋》李硕法不加于尊,那我就姑且免死。”
但是曹操犯了自己所作出的规定,不能就这么算了,因为他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而且如果他破了这个规定以后的军人心里会不服他。不过杀是不可能杀的,于是他就割了自己的一段头发,还告示三军说:“丞相不小心踩踏了麦子,本当斩首号令,今用割发代替斩首。”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曹操真是一个枭雄。他深知在乱世中,不用重法不足以治乱。古时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很重,割发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它更是一种以身作则的榜样的力量。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对当时的特权阶级起到了威慑的作用,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自此以后三军之中没有一个敢违反军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