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就让刘永、刘理一起跪拜孔明。
孔明说,我就算肝脑涂地,也报不了您的知遇之恩啊!
玄德对百官说,我已经托孤给丞相,让我儿子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你们也都不能怠慢,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又嘱咐赵云说,朕和你相识在患难之中,那么久了,没想到要在这里分别了。你要好好替我看好我的儿子,不要让他们违背我说的话。
赵云泣拜说,我一定遵照您的要求,完成好您交待的壬午。
玄德又对百官说,各位同僚,我不能一个一个吩咐了,请你们做好自己。
说完,驾崩,享年六十三岁。
这时,是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
玄德去世后,文武百官,都陷入了哀痛中。
孔明率领百官扶着蜀帝的灵柩返回了成都。
太子刘禅出城迎接,在正殿之内,宣读了遗诏。
遗诏的大致意思就是说自己已经活够了,让刘禅善待兄弟,要对丞相像对父亲一样。
宣诏后,孔明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马上继位,以承继汉室天下。
刘禅即可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建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益州牧。
把先主葬在惠陵,追封为昭烈皇帝。
尊皇后吴氏为皇太后;追封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糜夫人也追封为皇后。
升赏群臣,大赦天下。
历史的车轮浩浩荡荡,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过客,但有的人却能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刘备就是其中之一。
刘备英明且仁慈,重情又重义,胸襟广阔,爱民如子,凡事亲力亲为,礼贤下士,知人善用。
刘备一生确实能识贤才、用贤士。比如,在马谡的问题上,他看得比诸葛亮更加准确,可见,他用人的眼光明显要高出诸葛亮。
有时,也会受当时的世风影响,比如在对待赵云的时候,他重用赵云,当他是将才,可是又因为赵云的出身而有所慢待。他也会以貌取人,比如庞统。
应该说,刘备是一个仁慈的君主,但是过于仁慈就会变成妇人之仁和迂腐之仁。比如刘表让荆州给刘备,诸葛亮示意刘备接受,但他却推辞拒绝,如果是因不忍夺人基业,出于仁义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后来刘表病逝,蔡氏之辈掌握了荆州,并公然废长立幼献出荆州以求投靠曹操。在这个重用的时刻,诸葛亮等人建议刘备可以吊丧为名,一举消灭蔡氏之辈,从而夺取荆州,也可削弱曹操。但刘备执意不肯,还说什么这是执其子而夺其地。最后,曹操轻而易举得到了荆州。诸葛亮眼看着大好时机都错过了,也无可奈何,而曹操大军趁胜追击,诸葛亮只好追随刘备逃窜流离。刘备的所做所为看似仁慈,但是对敌人来说就是机会。
刘备重情重义,他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终其一生,情同手足,肝胆相照。当关羽、张飞相继去世后,他就丧失了理智,为兄弟之情,而不顾整个国家之事,不听任何人劝阻,哪怕是诸葛亮、赵子龙左右相劝都不能改变他的要兴兵伐吴的决定,最后导致诸葛亮和鲁肃二人多年呕心沥血建立起的吴蜀联盟就断送在了他的手里,而他自己最终也在白帝城饮恨而亡,为自己画上一个最惨痛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