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父亲为官的缘故,也顺利当上官员,他爱民如子,是百姓心目中的好父母官。托他父亲的洪福,他做得风生水起,很受百姓爱戴。在南阳这地方,人见人爱,虽说是地方官,人人视为父母,上到耄耋老人,下到三尺孩童,都喜欢这个人。
朱孙某正在公堂议论公务,突然听报,说朝廷来人,朱孙某一听,觉得很是诧异,这是何故?大惊失色,自己励精图治,并无过犯,为何来人?必有缘故,于是连忙出得大堂迎接来人。
那差官按照命令行事,其中缘由不甚明了,只有皇上和陈柱知道,外人一概不知,只晓得以令而行,不会僭越半分。
差官一到,宣布皇帝口谕,于是赶紧俯伏在地,唯唯诺诺,朱孙某知道这个人带着皇帝的口谕来的,就相当于圣旨,是金科玉律,不得违反。
差官高声宣旨道:“钦奉圣旨,锁拿罪官朱孙某进京觐见皇上问话,不得有误,不得拖延,钦此!”
话音刚落,就有一群虎狼之士,三步并作两步,三下五去二,就将朱孙某的官帽和官府强行摘下、脱了,然后恶狠狠地取出金链子和金锁,将朱孙某结结实实地捆绑锁住了,不容分说,不听解释,就簇拥着绑架着押解着总之用粗鲁的动作控制住了朱孙某,离开官府衙门的大门而去,光天化日之下,望着大路出发,路人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难道说这是一个贪官?这个看不出来,难道真的隐藏得很深!竟然是一条大蛀虫。
官印收缴了,交付给巡抚大人,安排临时县令,来主持县衙里的日常工作,解决日常的纷争。
这个时候,朱孙某吓得魂不附体,难道做好事做错了?难道岳飞的悲剧要发生在自己身上吗?难道说自己勤政为民也是做错了吗?
他百思不得其解,不清楚自己错在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遇到昏君了?
他是又吃惊,又怀疑。吃惊的是,这事来得突然,肯定是皇上听到了谗言,偏听偏信,对自己进行惩罚,怀疑的是,自己有可能要掉脑袋,能到皇上那里去的能有几个好结果?
再说自己又是特殊的身份,恐怕会引起别人的妒忌,要将我除去,他们好为非作歹。
现在被金链锁了,没有办法,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有让他们胡作非为了,有几个兵是讲道理的?他们都是按照命令行事,不讲人情,也不管面子,只是机械地粗鲁地呆板地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就完了,不会考虑被执行的人的感受。
他们一路向着朝廷的方向进发。
因为身份特殊,一路上都有百姓驻足观看,像是见最后一面似的,陈柱的计策得到了有效的回应,这个消息很快就传遍朝廷上下,人人都知道皇上的亲弟弟,藩王的子孙犯错被抓捕了,有人赶紧出来撇清关系、划清界限,不想和他来往,也避免引火烧身。
他的身份特殊,比起押解他的士兵和军官来说,都是高人一等的,所以押解的士兵对他也是格外关照,谁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只要还在,就要履行职责,需要一丝不苟,否则,就会有问题。
来押解人的官兵知道他身份特殊,也就没有为难他,反而处处照顾他,有别于其他罪犯。
那些来押解他的官兵一路都是拥护他,不让他受罪吃苦,没有把他放在囚车里,只是到了人多的地方,才将他放进囚车做做样子,目的是向世人宣告,皇亲国戚犯法,也要严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等到没人的地方,或者晚上休息的时候,就让他彻底释放,跟正常人一样,他们也清楚,朱孙某的为人,绝对不会逃跑。十分放心,就不是格外看守,朱孙某也没打算逃走,他知道,到了皇上面前,再做解释,现在就是把脑壳想破,也想不出来为什么要被逮捕。
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地方上的守土官员都来迎接并送别,因为知道朱孙某的名声,都是敬佩他的人品来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不过,大多数人都是支持朱孙某的。
朱孙某被宴请,因为身陷囹圄被金锁链锁了,反而引起地方官更多的同情和照顾,这些地方官并非皇亲国戚,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对于朱孙某很是看好。朱孙某也十分感激他们的照顾,心里觉得大多数人都是善良可爱的。他得到了悉心照顾,一路上并不觉得孤单寂寞和酸楚,慢慢感到幸福,也看得到光明的前途,知道自己做的不起眼,但是有人支持就值得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