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平郁郁的出了门,觉得都怪自己太优柔寡断,她要是真看上那个男人了怎么办?
心里郁闷,脚下的动作就不由得加大了力道,再然后,马惊了...
沈三平的骑马技术还不如林大川呢,慢悠悠的骑还能驾驭,马突然疯跑起来,他就慌了。。
不过因祸得福,他和她竟然有了亲密接触,这下沈三平总算能光明正大的来提亲了。
沈秀禾不放心的警告了沈三平一通:“要是只为这件事就上门提亲,大可不必,反正也没有外人看到,两个人要是没有感情,就不要开始,翠兰也不是程氏那样的女人。”
沈三平满脸真诚:“姐姐,我是真的喜欢翠兰才来提亲的,之前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了,才差点错过......”
听了沈三平的解释,沈秀禾恍然,她真是傻了,竟然连自己弟弟的心思都没看出来。
“翠兰是个好的,你要是敢辜负她,我第一个不会放过你!”
“绝对不会辜负她,我发誓。”
“行了行了,这件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我让人把大川叫回来,跟他商量商量,主要还是看翠兰的意思。”
沈秀禾话是这么说,心里却乐开了花,没想到这就成了,一下子解决了家里两个单身,完美!
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本来就都是一家人,亲上加亲!
倒是苦了姚书文兄弟,满心欢喜的等着花媒婆再次上门提他和林翠兰的事,却等来了林翠兰和沈三平要成亲的消息,和一食盒的白面馒头。。
趁着过年之前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两家人把沈三平和林翠兰的婚事办了,他们俩之前被蹉跎了太长时间,如今好不容易能和自己看对眼的人在一起,那还等什么?
......
第二年春,北临城水泥工厂成立,第一批水泥出厂就被送到了建国公府的工地上去了。
工匠们全都大开了眼界,就这灰不拉几,和得跟泥一样的东西,能垒房子?还能打地面?晾干以后能比石头还坚硬?
面对质疑,林月并不解释,用事实说话!
京城那边不淡定了,皇上得知了水泥这东西,分外惊喜,让煜王带着水泥进京,他老人家也见识见识这是不是真的。
煜王:只要父皇肯出银子,儿臣立马派人运送一批水泥进京,同时派会铺水泥路的工匠一同前去。
收到煜王的回信,皇上沉下脸来:煜王什么时候也钻进钱眼里去了?
众大臣垂头,眼观鼻,鼻观心,没办法,他们不敢说煜王的坏话啊!背后说也不敢!
煜王要是听到皇上的话肯定会给他一个大白眼:儿臣这水泥又不是白得来的,不得回回本?
后面有了皇上的资金支持,水泥厂被扩建,北临城的经济飞速发展。
之后就是把北临城通往各县的主路修好。发展各县的特色,建作坊,让北临城的百姓都能有钱赚。
设善堂,专门帮助那些老弱妇孺,收留无处可去,乞讨为生的乞丐,当然也不是白养着他们,善堂只是一个过度。
很多人缺的只是一个机会,只要给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很快就可以买宅基盖房子,买地种地,娶媳妇成家。
第二年,建书院,技校也要被提上日程,男孩女孩都可以读书,学技术,人们有钱赚了,自然愿意送孩子读书,哪怕不为求取功名,能识字,会算账,不做睁眼瞎也是好的。
林月打算的倒好,可人们哪怕有钱赚了,也是舍不得供女孩子读书的,认为女孩子迟早都是别人家的人,这种封建思想也不可能一下子被改变。
就这样,北临城在顾言的带领下正一点一点的慢慢改变。
再后来,皇上准许了和北蛮互市的事,北临城正好在边界处,成了各地商队的必经之路,林月也趁机组建了自己的商队...
两年后,林月十七岁这年,一家人收拾好行李再次进京,五月初三是钦天监给林月和顾言看好的大婚之日,两人回京成亲。
沈三平和林翠兰同行,沈三平还要准备今年秋闱。
日子平静恬淡,井然有序,顾言还给林月准备了一份特殊的聘礼,要等回到林家村后才能送给她。
故事到此完结。
日子还在继续,林月的咸鱼生活开始了,每天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