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大殿内。
老皇帝高坐堂前,等待着众人的到来。
很快,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在江言的带领下慢慢走了进来。
还没等众臣见礼,老皇帝开口道:
“今日是个高兴的日子,众卿不必多礼,请入座。”
“谢陛下。”
宴请大臣,一般就是在大殿内,一人一张小桌子,小桌子后有一个垫子,众人席地而坐,而江言的座位则设在了高堂之上,只比老皇帝低一丢丢。
待众人入座后,老皇帝道:“诸卿稍事休息,酒席就快备好。”
“是,陛下。”
紧接着,各种果盘以及一壶壶御酒端了上来,摆在每人的小桌前。
在等待上菜期间,老皇帝饶有兴致的说道。
“李麟,让你部下的将领给朕讲讲此次战役细节,就从你们如何从北疆脱困驰援京师讲起,再到最后攻入北元。”
“是。”李麟拱手,随即招呼一声,“映山,你来给陛下讲讲。”
赵映山能说会道,作为副将,知晓所有的战事计划,由他来讲解,再为合适不过了。
“是。”赵映山拱手站了起来,面对如此大场面一点也不怯生,旋即开始眉飞色舞的说了起来。
“陛下,说起北疆突围战,那可真是凶险万分呐,元休举倾国之兵猛攻我军,后又有晋王叛军包抄。”
“当得知对方武器装备丝毫不落后于我军时,面对前后夹击,死战必是城破人亡,全军覆没,所以我军果断决定放弃城池,赶在他们合围之前,一头钻进了大山之中,不料,元休死咬不放,集结数十万重兵将我等贼困于山上。”
……
讲到阳军陷入绝境,前敌军,后边是海时,众臣眉头紧皱,当真是凶险万分啊。
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己方是如何在此绝境之下脱困的,而赵映山也不卖关子,很快满足了他们。
“我与李将军商议过后,决定从军中随即挑选五万名兄弟留下阻击,大部队则沿海岸边一路北上,攻入北元再饶回京师。”
“好。好计策。”
此时高堂上的老皇帝听的热血沸腾,称赞二人反其道而行之的计策,堂下的大臣们也对二人竖起了大拇指,只是有些疑惑,五万人如何能抵挡得住敌人数十万大军。
见老皇帝询问,赵映山一时红了眼眶,“陛下,臣不知剩下的兄弟是如何硬生生阻挡了元军两天,臣只知他们无一生还,全部殉国了。”
说完,刚才还热闹的朝堂之上,一下变得落针可闻。
爷孙俩只感觉心里心里异常难受,以区区五万人之力去阻挡数十万大军两天,其战斗之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大臣们也都不说话了,人心都是肉长的,那可是五万条活生生的人命啊。
“好样的,他们都是好样的,都是我大阳的好儿郎,你们也是,都是我大阳的英雄。”
江言立刻俯身在老皇帝身旁建议道:“爷爷,孙儿建议为此次卫国战争牺牲的将士们树立纪念碑,表述他们的丰功伟绩,国家和百姓需要这样的英雄。”
“此举甚好。”老皇帝听闻孙儿的建议,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随即宣布。
“朕决定,在京师最瞩目的地方,为此次牺牲的将士们修建功勋碑,让百姓们,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