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覃队长总算明白不安的感觉来源于哪里。
军方的坦克和装甲车在轰鸣,在前进,溅起来的浮土翻飞在路边。
可就是没有移动,或者说,他们和军方的相对位置还是一致的。
“好吧,gg。”王老二笔画了一下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样子,但仍然在观察四周。
可即便是油门踩死,所有人仍然保持着相对静止状态。
在能量视野中,空间被划分成一个个晶格,晶格之内的物体无法离开所在的晶格之内。
接下来,只要没有意外的话,只要两个晶格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处于晶格之间的生物就可以被均匀的切开。
但就在这时,天似乎更亮了。
————
近日轨道,羲和站。
太阳孕养着恒星系内所有生灵,给世界带来世间万物的同时,自身所蕴含的庞大能量也在给生灵带来毁灭和死亡。
1989年的那一场太阳风暴导致一个城市断电的壮举还历历在目,但随着电力的全面普及、大气层外航信安全需要,对太阳系内影响最大的天体——太阳的观测和灾害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观测的最佳位置,无疑是离太阳越近越好——最好直接在太阳上边。
于是,逐日工程开始了。
最初,这只是一个恒星科学考查无人卫星,通过传感器把信号传送给地面分析人员,从而预判一些太阳活动,但显然,科学不会止步于此。
虽然此时鹊桥工程正在推进中,但夏国政府仍然选择将一部分运力投入到日冕站的建设活动当中。
截止到鹊桥工程完成为止,羲和站已经是一个自重几百余吨,最大成员数六人,依靠恒星本身的能量来维持自身运转的科学观测站。
如果没啥意外,这样的配置还会持续很多年,毕竟更多的精力被用在火星探索和月球开发这种“看得见回报”的项目上边。
然后,两篇论文解决了问题。
一篇是《火星基础大气的温度恢复计划概述》,其中提及到:即便是通过诱导火山活动释放温室气体,也难以将火星大气加热到正常水平,建议用小行星撞击、氢弹、或者聚焦太阳光加热的方式来让火星大气达到正常水平。
考虑到前线已经开始交火,氢弹和战舰有其他用途,所以太阳加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篇是《太空电站项目的补充工程》,其中提及到:进过升级改造后的太空电站具有更强的转化效率和转化能力,而移动至新的轨道会消耗能量,得不偿失。
如果在太阳表面建造一种设备,能够将更多的光汇集到太空电站上边,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发点效率。
于是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羲和站孕育而生。
在自律建造设备、星尘精炼场和太阳几乎无尽的能量供给下,如今的日冕站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
是,主体部分只是一个几千吨出头的指挥舱室、维生系统、几个防御平台、接驳平台什么的。
但其余部分的主体材料是几纳米的导光薄膜,总面积虽然也不轻,但整整有几万平方公里,光压可以确保支撑它的重量而不被太阳引力拉下去。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宏伟的恒星观测站的存在。
羲和站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职能,但其实,她的来源于传说中的第三篇报告有关。
《论恒星能量武器的建造与使用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