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样是在奴役百姓,但是却并没有压迫他们。
百姓虽然需要缴纳沉重的赋税,但是除此之外却不会有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日子多少还能够过得下去。
当时的周国实行的乃是分封制度,地方诸侯虽然有贤能的也有不贤能的,但是他们都是自己国家的主人,就算是再糊涂,也不至于把自己的子民往死里去逼迫。
然而周王朝学习秦国变法,改分封为郡县制之后,却并没有为各地郡县安排好合适的官吏。
这些人既没有对自己国人的爱护,也没有对礼法的操守。
他们只知道想方设法的敛财,把百姓当作刍狗一般拼命的压榨,恨不得一天只给他们吃一顿饭,却又恨不得他们一人干三个人的活儿。
甚至,有个别地方的官吏,想要为自己修建一个府邸,却不愿意花钱雇佣工匠。
于是便私自以国家的名义征召劳役和工匠。
不单单是要让他们自备粮食,还要让他们提供木材和石材。
到了最后,为了不给监工发粮饷,还想方设法的让这些工匠与劳役出钱缴纳“建筑税”。
若是不愿意听从征召,亦或者是不愿意“建筑税”,便以叛乱等罪名没收其家产,将其本人贬为奴隶,其妻女若有姿色,便被发卖到楚馆之中为娼。
其治下的百姓一边需要缴纳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赋税,一边又要辛苦劳作干活,当真可谓是将“付费上班”体现得淋漓尽致。
孔儒途径周国,机缘巧合之下得知了这些周国郡守的骚操作,就算他已经九十岁了,却依旧恨得牙痒痒。
他身上穿着的宽大儒袍都被虬结的肌肉给鼓胀得高高隆起。
若非是伴随他左右的弟子与护卫死死拦住,这位教了三十年书的孔夫子说不得又要提起他的“仁德之柱”好好的教一教这些周国的官吏做个好人。
原本准备直接回故乡的孔儒见不得百姓如此受苦,于是亲自到了洛邑向周天子告状。
他的本意是希望周天子多少能够管管他麾下的那些臣子,却不想周天子却是就此盯上了孔儒,说什么也不让孔儒再离开。
他虽然没有囚禁孔儒,但是却将孔儒软禁在了驿馆之中。
孔儒是一个仁者,而仁者爱人。
他爱对他有知遇之恩的秦国,却也爱天下所有的无辜百姓。
他不忍百姓受苦,所以明知道教会了周国的公卿士大夫们如何治理国家之后,将来会对秦国造成一定的威胁,但他还是决定将自己的学问传播了出去。
孔儒讲学数月,结果却发现周国的公卿士大夫们虽然都来听讲,却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学问。
而周国的百姓虽然向往他口中的大同盛世,但是却并不相信它会真实存在。
在大多数周国人的内心深处,儒家的君子六艺,只有射御二道才算是有些作用。
孔儒失望了,对于这些自己都不愿意相信自己应该,并且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周国人,他知道自己就算是说破了嘴皮子也没用。
于是他向周天子辞行,却不想周天子似乎并不打算放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