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算先对奥廖克明斯克堡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等东北的援兵赶到,再考虑攻城。
“不过这次攻打奥廖克明斯克堡要统一指挥,不能像这次一样乱糟糟的,各自为战。”李定国打算趁机把这些民兵组织起来,这样才能形成战斗力。
一群乌合之众,人数再多也打不过一支有组织的军队。
“好!只要能赶走罗刹鬼,都听你的。”亚克奇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会议结束后,李定国派人回东北,调动1千兵力和一些民政人员来基德斯克堡。
他准备在基德斯克堡堡成立民政基层组织,接手当地的政务,并成立一家军管贸易公司,出售内地日用品,购买皮毛、矿产。
李定国按照惯例,决定把基德斯克堡的外国名称改为中国名称-朔方城。
向户部提出申请,在基德斯克堡设立移民定居点,让内地的地方政府在内地招募移民和商户到朔方城定居和经商。
第二天李定国按照约定对雅库特民兵进行整编训练。
对民兵进行整编训练这件事情,明面上是为了增强民兵的战斗力,便于今后协同作战,其实李定国还有另外一层小心思,为收编这支民兵的做准备。
他已经暗中向上级进行了申请,在鲜卑利亚临时增加一支2000人编制的民兵队伍,以协助探险军打击罗刹人。
这支民兵到时候将会打造成一支准军事化部队,享受朝廷的民兵津贴待遇。
至于各部落首领是否同意,那就不是李定国考虑的范畴,只要钱给到位,相信这些民兵自然很乐意留下来。
各部落谁要敢阻挠,探险军的枪炮就打到谁服软为止,这就是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听话的就有胡萝卜吃,不听话的就吃大棒。
李定国按照大华朝的编制,对雅库特民兵进行有限度的整编,10人为一小旗,3小旗为一队,设队官;3队为一百户,设百户官;4百户为一总,设把总;3总为一千户,设守备。
李定国提拔亚克奇和帖木儿为千总,领守备衔。
亚克奇和帖木儿两人本来只是管理300多部落民兵的头目,现在一下提拔他们为可以管理千多人的千总守备官,这可把他们高兴坏了,终于可以过下官瘾。
为了更好的控制这支民兵队伍,李定国把各部落的民兵打散编队,并在民兵里面安插了6个把总,10个百户官。
亚克奇和帖木儿对此虽然有疑虑,但却没有异议,他们觉得只要他们俩担任了千总守备官,让出一些官职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反正等拿下奥廖克明斯克这支临时队伍就会解散的,这只是暂时的。
接下来,李定国派出60位经验丰富的队官对这支民兵队伍进行队列训练,通过队列训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对军令的服从性和对军纪的畏惧性。
这是把一支乌合之众慢慢转变成正规军的第一步。
训练期限暂定一个月,在一个月的训练期,每人每天可以领到3斤黑麦、2斤土豆,对于长期处于温饱线挣扎的雅库特人来说,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刚开始民兵们看在有津贴的份上,还算配合,但训练了一段时间后,一些刺头开始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