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黑河村的,大槐村也来了不少人。
听说黑河村今日有学堂落成礼和拜师仪式,大槐村里正硬是找到庄里正,带着大槐村的一些村民过来参观了。
学堂背靠大山,做了院墙。
推开院门,便是学堂的前院。
前院很大,给娃娃们课间休息戏耍时用。
穿过前院,上几步台阶,就来到学堂。
学堂空间很大,大大的窗户对流通风,屋里光线充足。
学堂一共做了三间。
里正之前问叶不为,为什么要做三间?
叶不为说,孩子们现在都是新生,在学业上还看不出好歹,但再过个一年半载,就能看出不同。
若是将接受能力不一样的娃娃放在一起读书,夫子不免瞻前顾后,效果只会差强人意。
叶不为没有跟里正多说,大宇朝实行的是“三舍升补法”,将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
刚入学的新生都在外舍接受教育,过了一年后,通过考核的学生便可升入内舍,再过一年后,内舍生中更为突出的,便可升入上舍。
毋庸置疑,上舍的学生都是夫子寄予厚望的。
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将学生分为了三六九等,但好在能让不少人认清现实,与其一条路走到黑,不如另做打算。
毕竟读书人,谁人不想通过科举鱼跃龙门?可不是人人都是读书的料。
如果读了好几年还是不能升级的,就可以考虑放弃科举这条路了。
好过一些人读了一辈子书,到老的时候还只是个童生,干啥啥不会,只会一口的之乎者也。
学堂里放着整整齐齐的长条形矮几和板凳。
学堂正前方是夫子的桌案。
“这学堂建得真好,瞧着气派得很。”
“娃娃们每日在这里读圣贤书,一定能成才!”
“我们那时候想读书也读不成,想有这么好的学堂,更是做梦。娃娃们这是赶上了好时候!”
乡亲们一边感叹,一边赞不绝口。
大槐村:“……”
如此大灾之年,也就你们黑河村敢说这是好时候……
他们羡慕得两眼冒光。
他们村啥时候也能跟黑河村一样!
按照里正的嘱咐,村民们给自家娃娃穿上最好的衣服,浑身上下洗得干干净净的,在院子里列好队。
娃娃们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欢天喜地地笑着,有新学堂还有新桌椅,他们觉得很幸福。
赵夫子今日穿上了八九成新的长衫,就连里正也将走亲戚才穿的衣服换上了,两人站在台阶之上。
“大家安静!”
锣鼓声停了下来。
两个汉子抬着一个蒙着红布的架子走了过来。
“有请庄里正揭圣像,启仪式!”
赵夫子庄严的话音刚落,里正就将小团子抱了起来,走到红布边。
赵夫子疑惑地看着里正。
老庄,我将这么神圣的时刻留给了你。
你抱个小娃娃过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