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阶段,如果血气分析正常,就拔除气管插管。
拔管前清理呼吸道及口鼻腔的分泌物,同时应用呼吸囊膨肺,拔除气管插管后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及喉头水肿。
拔管后指导患者腹式呼吸,吹气球、有效咳嗽咳痰,联合每日四次雾化吸入。
大量护理实践中证明,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症状患者经拍背、刺激咳嗽、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与护理后仍会继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出现呼吸衰竭。
经鼻导管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缓解患者气道分泌物潴留症状,应用机制科学,且该治疗方法便于操作,无需借助设备实施,且插管成功率高,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另外该患者术后大概第四天至第九天每日行鼻导管气管内吸痰约1-3次。
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急性疼痛,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影响术后康复,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开胸手术疼痛特点:涉及多个伤害感受器和传导系统,手术切口、韧带牵拉、胸内操作时牵开器的牵拉及术后置入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均可触发交感和炎性反应,其导致的疼痛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最剧烈的。
优质规范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所以护理组老师提出,术后由麻醉科配备止疼泵,主管医生顾风在术后前五天每日给患者应用两组静脉推注止疼药物,同时备用口服止疼药。
由专业的护士依据VAS疼痛评估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后适时增加口服药物,这样不止节省时间,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也高。
最后是被很多人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心理护理。
这个患者的病程肯定短不了,由于术中出血多,术后在ICU入住时间应该会比较长。
面对ICU的封闭式环境,并且每日大量病情平稳转出ICU患者而自己还需继续留守的情况,这样的年轻人,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对此,护理组的老师也提出了很多良好的意见。
比如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目前疾病恢复情况。
了解患者的忧虑之处,及时与家属沟通。指导家属书写一些字条,鼓励性话语。
每天可以用平板等设备进行短时间视频,使患者能了解到家人的相关信息,这样不会有被遗弃的感觉。
在患者可视范围内悬挂时钟,使其能够有时间观念,每日主动与患者交流。
对于疾病的好转迹象及时报告患者,增加患者的自信心,从而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
听着护理组的老师事无巨细的把每个细节都交待的清清楚楚。
顾风真切的感觉到大众的一个认知误区。
在不少普通人的认知里,护士不过是一个工作简单重复的服务员,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对于这样的复杂病例,术后的护理对于康复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手术低。
同时护士也是和患者接触最多,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一个患者住院心情是否愉悦,取决于管床的护士素质。
从绿色通道分诊,到输血科、麻醉科、胸外科、护理会诊。
不到半个小时,完整的方案基本已经成型。
万事俱备,只待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