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会场现场也应景的分享了江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研究——“1000例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单中心临床经验”。
由江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讲。
分享他们做的几个回顾性以及前瞻性的研究。
主要是对比RDG组(达芬奇机器人行胃远端切除术)和LDG组(腹腔镜下行胃远端切除术)的术中情况及预后。
最终得出了以下结果。
RDG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禁食流质时间均显着短于LDG组(p<0.05)。
RDG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LDG组(9.3% VS 17.8%,P\u003d0.038),尤其是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着低于LDG组(6.5% VS 14.1%,p\u003d0.033)。
RDG组胃外站(No.7,8a,9,11p,12a)LN清扫数目显着高于LDG组(p\u003d0.017)。
RDG组LN清扫不符合率显着低于LDG组(24.7% VS 40.2%,p\u003d0.006)。
然后是术中情况对比。
尽管RDG组的总体手术时间长于LDG组。
但扣除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特有的docking time 和 undocking time 后,RDG组单纯手术时间跟LDG组相当。
此外,RDG组的患者更早地开始辅助化疗(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术后天数:28[24~32] vs. 32[26~42], P \u003d0.003)。
虽然机器人组的住院总费用高于腹腔镜组,但RDG组的手术直接费用低于LDG组(均 P <0.001)。
从而得出结论,RDG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较低、恢复较快和淋巴结不符合率较低等优势。为RDG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提高了临床循证依据。
现场的第一个专家讲完。
今天第一场手术直播是樱花国的尾田三郎教授实施的达芬奇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
他们准备工作也基本做完。
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体位采取头高脚低、左高右低仰卧位,双腿呈大字形分开。
于脐下2 cm处、脐旁双侧上方10 cm处、双侧腋前线肋下2 cm处穿刺,置入Trocar,建立气压为14 mmHg的人工气腹。
接下来正式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置入。
现场这边由早年在樱花国杂稻田大学留过学的宋教授解说兼翻译主持。
网络在线的直播间也是转播手术画面,加他的解说声音。
“尾田教授是樱花国着名的胃癌领域专家,今天有幸请到尾田教授前来做胃癌手术的交流分享。
同道们,重要的操作马上开始,首先就要向远端离断大网膜,这里要注意紧贴胃壁。”
手术室里,尾田三郎神情轻松,没有一丝压力。
他的底气在于樱花国对于胃癌恐怖的临床治愈率。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樱花国胃癌临床治愈率高达80%,个别医院的早期临床治愈率甚至超过了90%!
胃癌5年生存率,樱花国80%,而大夏只有30%多一点。
这个数据在全世界可谓一枝独秀,就连医疗技术首屈一指的灯塔国也望尘莫及。
因此他心里其实是很有优越感的。
自觉被邀请到大夏来,不是来交流的,而是来做教学的。
今天自己就给这些医疗落后国家一点小小的震撼。
在镜下,尾田三郎紧贴胃壁,机械臂控制的超声刀快速向大网膜向近端离断。
这个手术他已经不知道做了多少台。
已经到了不用思考,完全靠本能都可以操作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