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这座按照自己意志建立的书院,林旭松此时内心涌现起无限感慨。书院落成之前,林旭松又去信给父亲林海,让其为这座书院,拟定一个名字。
如今瞧着正门门头上,挂着的百川书院(海纳百川)这四个大字,林旭松满意无比。
他在信中与父亲提起过,想要建立一座不一样的书院,不仅仅要教授学子们书本上面的知识,更要带他们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让他们不做只会读书的人,而是要做全面发展的人。
也不仅仅只设立为科举而准备的学科,还会征集招揽实物教学方面的先生(比如工匠,账务,农桑等等),教授学子们实用的技能。
所以最终父亲为他这座书院起的名字,林旭松他才会格外满意。
书院已经落成,接下来的就是要招揽先生与学子们了。林父与林文博已经是内定的先生了,可仅仅只有他们两人,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林旭松再一次送信回了京城,还是选择了求助父亲与大哥(他不是那种有资源不利用,急着证明自己的清高之人)。
有了父亲与兄长的帮助,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位先生,更让林旭松高兴的事,这些先生当中,不是所有先生都是教授科举学科的,而是各种学科的先生都有。其中有些是林海当初求学时,结交认识的朋友,原本都没有出仕,可林海对他们去信,言明小儿子这座书院的教学宗旨后,大部分人都表示出了兴趣(他们当中有些人学问很高,只是不愿意入朝做官,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
林文博和林父这边,也邀约了几位先生。至此百川书院的先生们,已经整齐到位。
至于招生的事情,林旭松早就让大哥帮忙,为他在京都中发散出了消息,京都是消息最集中的地方,京中的那些人家,在各地都有亲戚朋友,一人传递一个信息,全国各地也知道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先生的地位还是很崇高的,而且林旭松是当今皇后娘娘的亲弟弟,他建立的书院,若学子们在其中学习,也可以间接的与林府拉上关系)。
一时间,因为崇拜书院里先生的,想要跟随其学习的,还是想要与林家拉上关系的,各种心思的学子们,都陆续往着百川书院而来。
虽然这是座新建成的书院,可里面的规则秩序,一点也没有紊乱(林旭舟当初去过岳麓书院学习,他把自己在书院里的一些见闻,也写信告知了弟弟,让他可以参考一下。而且书院里面的那些先生们,也有提出自己的想法,集思广益后,也制定了一套属于这座书院的规章制度)。
书院面向全国,招收七周岁以上的学子,学子们来到书院后,会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测试学子们适不适应学院的教学。若是学子们一开始就选定了学习的方向,那书院就会让教授这方面的先生,单独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