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姥爷还摇头,“没要分家。将来还跟你们过,等你换大房子的吧。”
就这么直接!
二舅在边儿上对着大舅挤眼睛,笑呵呵的给老两口说呢,“那爹,你俩先跟我们过几年呗?长红他大舅跟别人合股,在一中隔壁整了块地,要盖楼。地基都打完了,来年春天就能完工交钥匙。我投了个一楼,一楼的没人买,便宜。投了个三室一厅的,一百一十平呢,住得开。你们先跟我们住呗?”
贾姥爷没直接说不去,“来年的事儿来年再说吧。”
明显还是不想去。
三室,他们老两口去了,俩孩子就得有一个跟着他们住,要不然就得把一个室隔成俩小屋给孩子住。咋都不方便。
就一样儿,冬天屋里有厕所,少遭罪。
可他们还没老到动不了的时候呢。
去了没进项,干啥都要钱,去了就是负担。
在家,把园子种上,又累不着他们,老两口吃不了的菜,俩儿子家的都能带出来。
不是挺好的。
贾姥姥就是这么说的。
事儿肯定是这么个事儿。
也是最方便的。
便是当儿子的不能说不养老,儿媳妇更不说了。
这时候,就得贾敏说话了。
“行啊,妈说的也对。老两口身体挺好的,种点菜又不是干不动。我离着近,见天儿回来看一眼,出不了事。大哥二哥你俩也别磨叽了,我大嫂二嫂还得整孩子,那进城了还能就在家待着啥也不干哪?完了再干活儿,再顾家,要累死谁?行了,行了,就这么着吧,也让我尽尽孝。”
大舅妈是老嫂子了,跟小姑子关系也一直好。抬手拍在贾敏胳膊上,“你这说的都是啥。咋还就累死我了?我还指着咱妈去给我做饭,我轻省些呢。”
贾敏就笑,“那你还是别轻省了,让咱妈轻省吧。”
她都这么说了,大舅妈再要坚持,好像指着老婆婆干活儿一样。
那大舅妈可不就得就着坡下驴,顺势接下嘛。
“行行行,听你的。爸妈,那我跟她二婶可就等着您二老的菜呢。咱夏天在村上住,冬天可得跟我们回城里的。”
二舅妈也是那个意思。
这个态度就很好了,老人乐意,儿媳妇高兴,儿子负担轻。
双赢的事情。
别说谁孝顺不孝顺,能让孩子抢的老人,就是最幸福的。
其实俩舅妈心里都明镜儿似的,他们进城了,来年的地肯定不会再种,都得给林大力贾敏两口种。那人家帮着照看老人了,地还能要钱吗?
他们两口子种着五六十亩地,还一多半都种菜,家里四个孩子,不累死也得累半死。
当老人的就是哪个过得不好惦记哪个。
留下来,还不是为了帮衬闺女一点?
最起来的,春种秋收的时候,帮着做做饭看看孩子,照看一下家里的牲畜能行吧?
他们两口子出去卖菜的时候,有老人在,家里四个闺女是不是不用惦记了?
明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不但不能说,自家能帮衬的还得帮衬点儿。
把贾敏拉巴起来了,以后才能真省心呢。
两口子又不是不会过日子,认干的人,差不了。眼看着日子要翻过身了。
说句不好听的,等将来老人真老得动不了的时候,谁伺候能有闺女贴心贴肺?不指着闺女出钱,贾敏只看着哥嫂过去帮衬的份上多伺候伺候老人,自家能省多少心?
都是一家人,算那么清楚明白,谁多谁少的,还算什么亲戚了?
就这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