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吴郡陆氏和幽州公孙氏没有任何交集,公孙续会不会为了陆氏而去攻打强大的袁术,这个真的不好说。
然而令陆儁意外的是,当他自报家门之后很快就收到反馈——徐州牧公孙续立马就要召见他。
这个消息令陆儁信心十足。
因为如果公孙续不愿意为了陆家而去得罪强敌,他就会找理由推脱,就算说此时不在郯城已经有外地巡视都可以。
可是现在却马上召见,这证明他还是很愿意为陆氏提供帮助的。
因此在见到公孙续之后,陆儁没说几句客套话就开始自报家门,然后请求公孙续发兵庐江郡救援他的父亲陆康和其他陆家宗族子弟。
听到陆儁的请求之后公孙续并没有满口答应下来,而开始飞快地计算这件事可行性。
其实这是公孙续故意作给陆儁看的,这么重大的事情如果一口答应下来的话,又怎么从中捞出最大的好处?
吴郡陆家人才济济,一旦出手帮助陆康,就意味着成为他们的大恩人,将来有求于他们的话肯定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除此之外,公孙氏急公好义的名声也会广为流传,给将来夺取扬州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庐江郡就在九江的西南边,也就是袁术驻地寿春隔壁的位置,徐州这边要想出兵抵达陆康被困之地——舒县,必定要经过袁术大军布置在九江各个城池之间的防线。
194年年底的袁术无论军事实力还是人力、财力都处于快速上升,如果这个时候攻入九江郡,无疑相当于对外宣布公然与袁术为敌,一场大规模的会战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这样一来就会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
虽然徐州现在的军事力量很强大,可是一旦进入和袁术的战争泥潭之中,没有一两年时间根本就不能从这个巨大的泥潭中爬出来。
尽管只有两年时间,如此一来就会白白错过了黄金发展期,之前计划好的夺取兖州消灭吕布和曹操的计划也会白白流产。
为了一个陆氏家族而过早的和庞大的袁术开战,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
除了陆路之外,其实还有一条水路可走。
那就是直接把水师部队拉出来,由长江出海口逆流而上绕过袁术重兵防守的九江苏郡,直达庐江郡解舒城之围。
这样一来,公孙氏在秘密打造战船、训练水师、企图制霸长江以南的事情就瞒不下去了。
这样会让天下诸侯都会知道公孙氏的野心勃勃,从而产生恐慌的,会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都有可能。
调动水师把战兵营运到庐江郡这个方案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案,那就是部队由广陵郡渡过长江,然后由长江南岸向上游运动。
到达庐江对岸之后再找机会渡江进入舒城地界。
不过,公孙续立马否决了这个方案。
原因和第一个方案是一样的,这样会和袁术的人马大规模开战的,为了一个家族而失去宝贵的发展机会,得不偿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