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他和袁绍、袁术同是一个姓,但是他和二人没有任何关系。
他是高官司徒袁滂之子,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早年间曾任郡功曹、后来被公府征辟,相继被举为高弟、秀才。
汉末战乱时袁涣到了江淮一带,成为袁术的部将。
有文字记载他后来投靠过吕布,在其手下任职。
吕布被打败之后他又投靠到曹操麾下。
在曹操的手下他一开始任职的是沛南部都尉,其实是一个管理屯田安置流民的官儿,就在这个任上他做出一番成绩之后进入曹操的法眼了,后来升为谏议大夫、郎中令等职。
此人以尽心尽责、敢于直言犯谏闻名。
在汉末三国时期,袁涣、程昱和曹仁三人被评价为勇冠贲育。
贲育,是孟贲和夏育二人的合称。
说实在的,公孙续对于这个能和战国时期的勇士孟贲、夏育媲美的人有着莫大的兴趣。
袁涣能被后人定下如此的评价,足见他的过人之处,公孙续对他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就在情理之中。
……
回头来说袁涣这边。
事先知道郯城大战要速战速决的道理,因此袁涣在路上并没有作过多的耽误,他带着大部队不停的向郯城急行军。
不曾想张合和陈登派出少量的骑兵对他们进行骚扰和袭击。
经过几次短暂的你战我走,你走我追的交手之后袁涣明白张合他们的用意——这是在延缓大军到达郯城的时间。
自那以后他不再理会张合和陈登的袭扰,只顾率领大军向郯城方向行军。
再后来,杨弘和郭贡派人送来情报告知他战事紧急,需要强有力的支援,他只能再次提高行军速度。
然而就当他距离郯城只有六十的里的时候噩耗传来——杨弘和郭贡被公孙续打败了。
这个败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败,而是两万五千大军全线奔溃的大败。
此时的袁涣陷入进腿两难的境地,继续向郯城进军的话似乎已经失去意义,再说连杨弘和郭贡的两万五千精锐大军都不是公孙续的对手,他所率领的一万精锐能打得过对方吗?
至于那四万部队,袁涣根本就没有作任何的指望。
这些人都是新兵来的,几个月前的身份还是流民和民夫,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争,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可是要是现在就后退的话回去不好向袁术交代。
就在袁涣为是前进还是后退而犯难的时候,探子来报——出大事情了。
部队的后方突然出现大量的部队。
袁涣立即命令探子进行仔细的调查。
这一查就令人大吃一惊,张合和陈登率领三万精锐部队堵住了他们后撤之路。
情况急转直下,现在已经成了突围和死守,而不是之前的前进或者后退。
袁涣当机立断,不向郯城前进也不向谯县退兵,而是率领大军调头南下和正在攻打广陵郡的张勋、纪灵部汇合。
不得不说袁涣的选择非常的正确,因为只有这样他和这五万人马才有一线生机。
就在大军刚要动身的时候有手下来报:郭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