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载效率上来讲这样制造的航天飞机效率也很高,每次只需要消耗少量工质即可实现往返,但问题是这样做会导致打击美国汽车制造业的计划流产。
因为美苏都有航天飞机,他们的航天飞机表现不必多说,但肯定是做不到一周四次往返往天上送材料的。
还有什么办法能把材料送到太空呢?
速度、电推......
有办法了!
既然只要速度足够高就可以摆脱地球重力进入同步轨道,那么为什么不用大炮把材料从地表发射到太空呢?
在地底埋设大量电容器,配合超导线路和高能微波相位雷达阵列,就算不暴露聚变反应堆,多建几个核电站给这个地球大炮充能依旧可以实现从地表发射炮弹到太空的任务。
刚要详细构思这个项目,莱茵想到联盟目前的财政状况脸又垮了下来。
方案可行,但联盟没那么多钱去造质量发射器了。
苦恼的捂着额头,莱茵觉得自己有点陷入死循环了。
其实如果单就建造而言她有足够的技术来放出大量自动机器人来进行建造,在北极星造好之后全程不需要一个人都可以。
但那样做又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冲击?
要知道欧洲可是个人力紧缺的地方,现在的人们刚适应制造业工人的身份没多久就出现了大量能够替代他们的机器。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的,原本的紧缺劳动力的制造和建筑业瞬间就不缺人了,但没有其它技能的工人会迅速被淘汰进入失业状态。
失业者没有事做去只有去做小贩或是寻找更低级的劳动获取报酬的工作,但服务业现在还未兴起,根本没法提供足够多的就业。
至于当小贩。
说实话,打发失业者上街摆地摊是政府极端无能的表现,因为其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发生。
1、政府不愿意为失业者提供公共部门职务
2、政府刻意维持高强度的竞争,而这结果是在制造了大量失业者的同时也对其他劳动者造成了极端的压榨,政府愿意让一部分工人在工厂与办公室里累死,让另一群人在街上饿死也不愿意通过牺牲自己的利益进行市场管控。
所以莱茵不愿意这么做,虽然以上两点联盟全没有但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大量人员失业没有保障并造成社会动荡。
社会无法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超高速科技带来的变革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想要改变这个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等待市场慢慢的扩张发展,逐步推出先进科技并扩展新的就业渠道,比如让正在发展的服务业吸纳制造业工人,创造出更多的需求来给中低端工厂提供订单创造岗位。
这也是之前提到的太空电梯将要创造的建设经济正循环,也是从超级赔钱货变成赔钱货再到收支平衡的过程。
但还是没钱,还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巨额的金钱,半年十五亿的收益在莱茵眼中根本什么都干不了。
看来真的只有借钱这一条路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