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韩巧巧陪着张小娥在她房间玩了一会儿。
杨铭则把那个荷包递给了张雄。
“小雄,这个荷包原本是我给你绣的,只是还差几针的时候,刚刚巧巧在我屋里等我的时候,怕我累着,替我补了几针,你别嫌弃啊。”
张雄得知上面有韩巧巧的针脚,仔细看去,确实有几片竹叶绣得和继母的不大一样。看着针法有些稚嫩,却看起来无比柔和。
继母绣的竹子看着刚劲有力,韩巧巧绣的则有些江南园林中的竹子味道。一刚一柔,相得益彰。
不久,秋闱开始了。
不出杨铭所料,那叶婉玲果然一早就准备去送张雄了。
幸好杨铭早就预料到了,直接让她乘坐的车子,在半道上就坏掉了,气得叶婉玲直跺脚。
这一跺脚,没踩好,竟然摔到了一旁的沟里去。
最近下了几场秋雨,路上到处都是水洼,将叶婉玲精心搭配的衣服都给弄脏了。
这场秋闱的天气整天都是阴沉沉的,且有些湿冷,一些养尊处优的考生着实是受罪了。
张雄则几天状态都很好,巡考官员每次巡视的时候,见张雄虽然衣着朴素,看着也不厚实,但是却神态自若,丝毫不受天气的影响,当下心里对此人便有了好感。
反观有些考生,缩手缩脚的,在仪态上就落了下乘。
其实,这都得益于杨铭给张雄准备的衣服,虽然经由的是韩巧巧的手,但是确实附加了杨铭的法术。
但是,张雄只会觉得这是韩巧巧做的衣服的功劳,所以才不冷,度过了难熬的几天。
秋闱结束的那天,杨铭早早地就带着张小娥来到了考试院的门口来接张雄了。
那叶婉玲打扮一新,也来考试院门口等着张雄。
杨铭吩咐小六子和小顺子在门口看着,只要张雄一出来,驾着他就回车里,不要说多余的话。
最重要的是,那日那个叶小姐,看到了也不要搭理。
明白自家主母喜好的小六子和小顺子,自然满口答应保证做到。
考完试的各个考生,面色都不好看。有的刚走到门口,就晕倒了,惹来一阵惊呼。
还有的考生是弯着腰出来的,一看就是虚脱了。
只有张雄,什么事都没有地走了出来。
准备好十二分力气想架住自家少爷的小六子和小顺子,完全没有使上力。
叶婉玲一眼就瞧见了张雄,雀跃地走上前去,递上一个葫芦。
“师兄,这里是我一早上起来熬制的参汤,你快喝了提提神吧。”
少女多情,纤纤玉手,满脸含春,任谁看了都要心动。
“姑娘,我们家少爷需要好好休息,您这让我们少爷提神,是要我们少爷的命吗?”
小六子嘴巴比较毒辣,得到了杨铭的暗示,直接开嘴就怼。
当初买下人的时候,杨铭就跟那人牙子说了,要那种能说会道的。
这不,就派上用场了。
叶婉玲闻言,泫然欲泣。
“对不起,师兄。我,我只是,只是......”
只是个半天,也没有只是个什么来,低着头,贝齿咬着唇,还是玩的楚楚可怜的那一个套路。
有时候杨铭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家,教出了这样的女儿啊。这可是古代啊!
杨铭不知道的是,叶婉玲的父亲,就是因为爱看话本小说之类的书籍,才多年没有上进,只是一个秀才的名分而已。
而识字的叶婉玲在她父亲不注意的时候,就进她父亲的书房,偷一两本话本小说什么的来看。
里面都是名门淑女主动对那些还没有成名的青年才俊加以关心,便会收获到书生的一辈子的感激。书生在考中之后,都会回来娶小姐。
叶婉玲被这种书籍荼毒很深,并没有人教导她这么做是不对的。
所以,叶婉玲借助她父亲开私塾的便利,对她父亲的长相英俊的学生,加以关心。
但是他父亲的学生,和她差不多大的里面,没有几个成才的。
唯一一个考中秀才的,便是张雄了,可惜张雄不知怎么的,族里忽然发达了,不来上学了。
以前,对于自己的关怀,张雄就很受宠若惊。如今成才了,自己要是再多加关怀,效果肯定更好。
可惜要不是她自己捧高踩低的,不会是今日的结局了。
张雄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因为他此刻心里想的都是韩巧巧。
上次春天考试的时候,春寒料峭,有多冷他是知道的。
但是这一次,有了韩巧巧亲手做的衣服鞋袜,那柔柔的针脚,张雄每看一眼都心动。
现在的他,只想早点回家,休息好后,盘算着怎么感谢韩巧巧。
所以,他哪里有心思去管叶婉玲呢。
“叶姑娘有心了,只是家里人在等在下。”
扔下一句话,张雄兀自在小六子和小顺子的遮挡下上了马车。
叶婉玲忽然觉得周围的目光都在看自己,羞得拿着手帕的手直抖,好歹遮住了脸面,直接回家去了。
过了几日,放榜了。
杨铭早就用术法看到了,张雄有惊无险地过了这次考试。
虽然名次不是很靠前,但是属于前十名,这就很了不起了。
和他一起去考试的几个族里的兄弟,也都考上了,但是名次是靠后的,好歹是过关了。
这下不得了了,集贤村作为一个穷乡僻壤了,一个山沟沟,竟然一下子出了四个举人,不光周围的村子,就连周围的府县都知道了。
作为宁都这个地方的县令,亲自带着贺喜的人来到了集贤村。
并且经由知府大人亲自题词,送给了张氏族里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人杰地灵”四个字。
族长带着族里所有的男丁出村迎接,并在杨铭的帮助下,速速置办了上等的席面。
那一日,集贤村的鞭炮声就没有停过。
周围的村子的村长族长之类,都过来贺喜。
每来一个重要的人物,杨铭就放一挂鞭。
那一日,当真是可以载入史册了,相当地热闹。
人们也是在这一天才知道,原来张家族学的先生,竟然是鼎鼎大名的,隐居多年的先皇做太子时候的太傅清泉先生。
先皇登基的时日虽然比较短,但是对清泉先生无比敬重,一度想要让清泉先生继续辅佐下一任太子来着。
但是清泉先生很是看不上太子,便婉言谢绝了,告老还乡,云游四海去了。
果不其然,后来太子确实坏事,且还骄纵淫奢,让先帝不得不废了太子。
这时候,人人都说清泉先生有远见。
杨铭自然是知道这么一位大佬的,在用百年人参救了这位老大人的孙子的命后,用他在张氏族里教学十年为代价,全了这份恩情。
此间县令是京城被贬过来的,年少的时候,自然曾目睹过老大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