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里,王老师有些同情这小子了。
命运不公平啊,但他能做什么呢?
王晓凡继续写到:“先生久居县城,桃李满天下。爱才惜才,像我这等没有机会上大学之人,估计也不能算人才,但是呢,我还想继续做您的学生。
桃花村乃明朝知名人士逃难所建。
而先生您,乃明朝大儒阳明先生的后裔。
阳明先生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我也是王姓,真攀扯一下,与您还是同宗。
如果您觉得有师生之情,又有同宗之谊,希望我能听先生当面教诲……”
这封信,洋洋洒洒,可比高中写作文难多了。
但是有效果,王启专老师看罢信件,赶紧约见了王晓凡。
他的第一目的不是给他题字,而是劝他复学。
就在青云县一高复,具体事宜他来安排。
王晓凡谢谢他,然后讲了自己的理由,与讲给石若华、牛玉华她们的一样。
王启专老师还在劝。
作为老教师,他最见不得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辍学,都什么年代了?
王晓凡又给他讲了杨立业与杨立家的故事。
这杨家两兄弟,他都知道。——他与杨立业还共过事。
他突然感觉,自己的那套观念似乎落伍了。
“年轻人有梦想,就应该出来试一试,闯一闯。”
然后他又问王晓凡,为什么要写《渔歌子》这首诗。
王晓凡说了自己的理由:张志和先生少年春风得意,荣宠之极,后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贬江西南昌为官。虽然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长安,但却在他心灵上留下一道深痕。
后来他看破官场,以奔丧为由请求辞官返金华,在那边隐居。他经常去河边学姜太公不用鱼钩去钓鱼,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渔歌子》。
“在美丽的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一种情怀。而这种情怀,正是我们现代人需要和传承的。”王晓凡最后说。
高考答题嘛,谁不会呢?
临近中午,王晓凡说有事要回去,王老师留他吃饭。
他直接就答应了。不吃饭,后面哪有机会?
于是,王晓凡又与他聊王阳明。——他早就了解过,王老师这一支,被称为阳明先生的后裔。
王晓凡问:“老师您觉得,想做一件事,是马上就去做呢还是等等再做?”
王老师说:“这个不得分情况吗?看条件。”
王晓凡说他违背了祖上的遗训。
这个大帽子,将王老师吓了一跳。
王晓凡说阳明先生提倡“知行合一”。我们有想法了,不就代表已经行动了吗?而我们为什么要等呢?万一条件变了,以后没有机会了咋办?
王老师不知如何作答,却问王晓凡想说点什么。
王晓凡说:“我想让你题一幅字。”
“你让我考虑考虑。”
“你不用考虑,考虑到最后你还得给我题。”
“你就这么肯定?”
“不是我肯定,而是我们都是阳明先生的后代,我们需要将‘知行合一’落在地上……”
王老师没说话,直接去书房了。
王晓凡还在外面站着。
里面却说:“还愣着干啥,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