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才提起两个字,谢长柳便回头了,这一路他都平心静气的回答着镇北王各个问题,似乎一点都不受这个身边的揭穿带来的困扰。
“王爷知道我父亲么?”
说起谢遥,镇北王面露怀念。
“知道,你父亲才名无双,当代天骄,汴京的勋贵都知晓他,广南王怕是与你父亲更熟稔些,我不喜文人弄墨,是以并未与他有过什么往来。”话说当年的汴京城,笔墨纸砚价高者得,京中多是诗会画场,曲水流觞。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多是词人才子大显身手,寒门世家,以诗会友,互通有无,满城尽是诗文词阙,更有赋诗一首可免食宿的盛况。
然,当年汴京盛景,今后再难得见。
“可惜……”
“可惜,天道不公,天妒英才。他那样的人,拿了赏赐都觉得不该而说他有罪,真是好大一个污名。”还不待镇北王说完,谢长柳就接上了那句话。他说得义愤填膺,慷慨激昂,胸中升起了一团无名之火。
可就是这样一个污名,至今都没有洗脱,魂在异乡,再难归根。
“所以你说的跟元氏有仇,都是真的。”虽然早就告知过,可他是不大信的,可今日一来,却又不得不信了。
“我家人之死都是拜元氏所赐,自然有仇。”
镇北王默然,当初的事情经过虽然他不甚清楚,可也明白,当年元氏一手遮天,有着国舅之称,在京的勋贵无人不对他敬而远之,但凡是逆他者都没有好下场,这也是正直的谢遥为何在汴京被排挤的缘由。
“我明白了。”
等了半晌就听到镇北王的一句叹息,至于他到底是明白了什么谢长柳不清楚,也没有多问。
鱼公公看着在花园里捧雪的十皇子,秦问礼一直在调皮捣蛋,可十皇子也很有耐心的扫下被扣在头顶的雪团,并不与秦问礼计较对错。谢长柳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站到了他身边去。
不知是谢长柳长高的缘故还是鱼公公佝偻着身子的缘故,如今这么并排站着,谢长柳足足高了鱼公公一个头多的高度。他站过来,霎时间就遮住了原本日光照射的角度,鱼公公感受到一片阴影笼罩住他,抬起头来一看,才见是那位谦逊知礼的公子。
鱼公公小心的退后了一小步,谢长柳注意到他的举动,有些辛酸。
想当初来东宫时,自己不过鱼爷爷的半腰的高度,他还能抱得动自己,再说当年离开汴京时,鱼爷爷已经不能追着他跑了,而且个头长出来,与鱼爷爷同样身高甚至还会高了他一指。如今再别经年岁月,再见时,鱼爷爷却已经没他高了。
谢长柳望着他帽子底下花白的发丝,心中百转千回,不知如何是好,便试着同鱼公公攀谈。
“这里这么多人看着,您怎么不回去屋里,外面挺冻的。”
他说的很自然,但也涵盖了他的关心。
鱼公公手腕里抱着拂尘,只是轻轻一笑。“奴才年纪大了,其他事也做不好,就只是看看人的功夫了。再说了,小殿下活泼好动,这么远远地看着也好。”
谢长柳也望过去,视线一起落在雪地里的两孩子身上。
“小孩子都是这般,现在就图玩个痛快了,说不得回去后饭都不吃就要睡了。”
初时,十皇子哪里敢这般随心而动,他坐那都显得拘束,怕他也怕周遭的环境,特别是身边的伺候的宫人,都要占他一头,如今么,全然看不出十皇子以往是什么性子了。
或许镇北王送秦问礼进宫来是最对的一件事情,有一个年纪相仿的同伴在,性子也开朗了许多,不必整日里捧着说本念叨着要读《大学》了。
“是啊,咱们太子爷幼时可不比十皇子好动,那时候一个月读的书,比他人还高,还一声不吭的,任老师安排他做什么。”
鱼公公或许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提出当年的事来,就是一阵长吁短叹。他是看着太子出生至长大的,二十多年了,太子有什么习惯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太子身负国之重担,喜怒哀乐都不得随心。”
秦煦什么性子,谢长柳也晓得的,当初来东宫做伴读,他就是个混日子的,若非是有杜太傅见他天赋异禀时刻督促他用心学习,他哪里能有学有所成,只是可惜,当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呵,是呢,至今太子爷都没什么喜好的,除了射御书数也委实是太陈静了些 。”
鱼公公不过随口一说,毕竟太子有什么喜恶也是不能够随处说的,哪知谢长柳却是正色的纠正了鱼公公的话。
“他不是喜欢看皮影戏么?自己也玩过的,只是因为有一次碰到了蜡烛差点把屋子燃起来了才放弃了这项爱好。”
这也是说的秦煦当年不过十余岁的时候的事了,那时候谢长柳才开始去东宫做伴读,秦煦头一次见他,乖巧伶俐,甚是喜欢,便带着一丝炫耀之心的在他面前表现手艺,只是可惜,第一次杂耍就失了误,若非是有人看着,他们两葬身火海都有可能。
但是这件事知晓的人不过寥寥几人,除了当时在场的几人无人再得知,加之鱼公公特意警告了当夜值守的宫人,不许传出半点风声,此事就才被掩盖了下来,这么多年了,都尚且无人听说过这件事情。毕竟那时候若是传出储君为了玩耍差点纵火烧宫,若是被百官和陛下知晓,太子怕是得遭罪。少不得有人会弹劾储君德不配位,顽劣不堪,幸好的是一切大错都未铸成。
是以,这件事就合该再无他人知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