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心中惊讶。
没想到,李儒在这个时机提出称王。刘琦仔细的想了想,现在击败袁绍取得大胜,又灭了南匈奴筑京观,正好是封王的时机。
刘琦没有丝毫的表露,谦虚道:“我已经是大将军,进一步称王,恐怕是于理不合。”
李儒说道:“主公称王天经地义,合情合理。”
贾诩跟着站出来,行礼道:“大汉朝的规矩,是非刘氏不得为王,简而言之不能有异姓王。主公是汉室宗亲,立下大功,封王理所应当。”
“更何况,地方诸侯称王称帝,大汉朝都崩塌了。值此混乱之际,主公不称王,怎么应对乱局?怎么稳定人心呢?”
贾诩眼神肃然,郑重道:“李主簿说得对,皇帝服用了大量的丹药,已经有了早夭之相。主公不早日称王,难以应对他日的乱局。”
蒯良站起身道:“在下赞同主公称王。实际上,早就应该称王,因为主公具备了称王的实力。”
一个个纷纷支持。
不论是徐晃、蔡瑁和张辽,亦或是张合、沮授和赵云等人,都希望刘琦称王。袁绍称帝了,连陶谦、刘虞和刘焉这种老家伙都称帝,凭什么自家主公不称王呢?
就算称帝,那也没问题。
在众人表态的时候,荀爽作为长辈,也没有藏着掖着。
荀爽捋着胡须,缓缓道:“伯瑜称王,老夫认为可行。总不能袁绍、刘焉这些人当了皇帝,伯瑜作为汉室宗亲连王爵都没有。刘姓封王,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蔡邕立刻跟上荀爽的步伐,表态道:“老夫也赞同。”
两人支持刘琦称王,使得大厅中的气氛更是热烈。
刘琦依旧没有表态,面带微笑的看向荀彧,问道:“文若怎么看?”
荀彧说道:“主公称王,在下没有异议。该说的,诸公都说了。目前的情况下,主公称王是大势所趋。”
他清楚称王只是开端。
称王是为了将来接手大汉这一摊子,简而言之,刘琦是要当皇帝的。
在荀彧看来,一切都是刘协自己作死,小小年纪服用了大量的丹药,当众吐血昏死,影响非常的恶劣。而且,刘协没有生育能力。
再加上这次匈奴人来了,荀彧主动刘协去城楼上主持局面,鼓舞士气,刘协却当了缩头乌龟。
对比下汉室宗亲的刘琦,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刘协是汉室。
刘琦还是汉室。
荀彧这样安慰着自己,所以已经调整了心态。只要是汉室的江山得以延续,家族能兴盛不衰,荀彧没有什么反对的。
荀彧主动道:“主公虽然有击败袁绍和覆灭匈奴的功劳,要进一步封王,恐怕还差了些。至少陛下这里,不可能因为两件事轻易松口。”
“陛下放权给主公,是他知道必须依靠主公。而且,双方没有真正的撕破脸。如果主公称王,双方的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化,陛下可能极力反对。”
“所以,主公要有准备。”
荀彧眼神肃然,说道:“最好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把事情办了。”
刘琦彻底松了口气。
有荀彧的表态,他就没了后顾之忧,更没了担心。
刘琦非常的倚重荀彧,这是他的大管家,是后方稳定的关键人物。贾诩能洞察人心,李儒有奇谋,蒯良的谋略也很好,可是这些人无法替代荀彧,达不到荀彧处理政务的能力。
在这一辈人中,荀彧是独一档的治政能力。
刘琦脸上笑容灿烂,豪迈说道:“要皆大欢喜的办事,基本不可能。权利不是靠好言好语换来的,是靠斗争换来的。在斗争中求发展,才有真正的发展。靠妥协求发展,靠妥协求和平,根本不可能。”
荀彧道:“主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