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琦略带悲怆的喊声传出,后方城楼上跟随的大臣和太监刹那间急切起来,都是迈着小碎步,一窝蜂的疾跑上来。
早就等待的太监把刘协接过来,接下来要入殓下葬。
刘协的皇陵已经建好,下葬就是。
在百官的簇拥下,刘琦和刘协的尸体一路回到皇城大殿。太监们忙碌起来,迅速给刘协清洗更衣,同时皇宫中已经传出刘协驾崩的消息,整个皇城迅速的变化,变得一片缟素。
因为早就预料到了刘协的驾崩,所以这一切很顺利。
在一切有条不紊忙碌的时候,杨彪站出来,开口道:“大行皇帝宾天,朝野上下悲恸万分。可是大汉朝却不能失序,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摄政王登基。”
“请摄政王登基!”
其他的官员,也看到了机会,纷纷劝进。
刘琦扫了眼大殿中的人,劝进的人是杨彪,他为了儿子的前途,已经彻底豁出去,转变为刘琦的铁杆支持者。
他恨不得刘琦马上登基。
荀爽却是板着脸,稳稳的站出来,掷地有声道:“大行皇帝龙驭宾天,有无数的事情要做。虽然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按照大汉的惯例,一贯是先继位。”
“摄政王继位,明确新的君臣尊卑,维持朝政运转。”
“等大行皇帝下葬后,再举行真正的登基大典,这才是合情合理合规的。”
荀爽义正言辞说道:“兹事体大,请大王明鉴。”
刘琦道:“就依荀公所言。”
刘协都已经死了,刘琦已经要继位,没必要最后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该有的流程必须有。
荀爽心中松了口气,进一步躬身道:“臣荀爽,拜见陛下。”
“臣杨彪,拜见陛下。”
杨彪也跟着行礼。
杨彪的心中有些惋惜,如果他劝进成功,就是他的功劳。可惜荀爽要按照大汉朝的规矩来,一切就只能规规矩矩的办事。
在杨彪看来,刘琦是刘协的皇兄,又不是儿子,不需要按照规矩先继位,再守孝二十七天,最后才举行登基大典。
完全可以直接登基。
只是刘琦压根儿就没有考虑他的提议,就定下先继位的安排,导致杨彪也没办法。
其它文武百官齐齐行礼,口称陛下。
所有人彻底改口。
刘琦在这一刻进御,从摄政王转变为皇帝。真正的登基大典,要等到刘协下葬后才举行。
刘琦神情严肃,没有一丝一毫的急躁,吩咐道:“诸公,大行皇帝驾崩,一应流程要迅速安排,有条不紊的推进,不能乱!除此外,百官各司其职,不得荒废政务,更不得逾礼!”
“臣领旨!”
所有人再次回答。
刘琦不再多说,因为刘协刚驾崩,有很多的事情要安排。好在荀爽、蔡邕都是懂得礼制的老臣,处理刘协驾崩后的事情驾轻就熟。
第一天过去,灵堂搭建,哀乐低回,整个皇城都沉寂下来。
祭奠刘协的丧事都上了正轨。
刘琦也在宫中守孝,不过朝政依旧继续,不会因此而荒废。
荀彧也是憔悴了许多,毕竟刘协驾崩后事情太多。他来到刘琦的身边,行礼道:“陛下。”
刘琦道:“文若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