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襄阳。
诸葛亮仍在书院读书。
实际上扬州的战事结束后,刘琦任命甘宁为扬州刺史,把徐晃调回荆州后,徐晃专门找了诸葛亮,建议诸葛亮在荆州出仕,当个官练练手,等诸葛亮再年长一些,由徐晃举荐入朝。
诸葛亮以读书为由拒绝,仍然在书院潜心读书。
诸葛亮在书院,不是读死书,是天文地理、民生、兵法等都有涉猎。
诸葛亮享受着在书院的生活。
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一日,书院后山。
一片农田中,诸葛亮挽起裤腿,正在水田中观察成熟后金灿灿的水稻。
水稻的栽种,从最开始的播种育苗,到分栽秧苗,期间水田的水多少,以及栽种的密度等,诸葛亮都是深入其中,全方位去体验。
民以食为天,水稻、小麦和粟米等各种食物的栽种,诸葛亮都在了解。
这是百姓的根本所在。
不了解这些,就不清楚亩产如何?以及该如何增产等?
诸葛亮站在水田中,专心致志的研究着,浑然不顾七八月的炎热。在诸葛亮忙碌时,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
“诸葛兄,有天子的诏令来了,快准备接旨。”
同窗的喊声由远及的传来。
只是诸葛亮专心致志的研究,浑然没听到远处来的喊声。等书院的同窗跑近后,再一次喊话,诸葛亮才听清楚了,站起身伸了伸有些发酸的腰。
这时候,诸葛亮也看到了跑来传旨的太监。
太监看到还在田间的诸葛亮,没有丝毫不耐烦,脸上堆满笑容,微笑道:“诸葛先生,陛下有令,召你入朝为官,任秘书郎兼太子洗马,即刻入朝!”
哗!!
周围一片震惊声。
一个个听到天子传旨给诸葛亮而聚集而来的书院士子,都瞪大眼睛,脸上浮现出欣羡神色。
秘书郎是皇帝身边的人,等于是皇帝的贴身心腹。太子洗马,这是辅佐太子和教导太子的人,更是未来皇帝的心腹大臣。
这样的身份,可见诸葛亮深受重视。
这是忽然飞上天了。
诸葛亮神色坦然,并没有什么意外。当年刘琦在襄阳的时候,单独和他谈过,更谈到未来的安排。诸葛亮知道自己简在帝心,出仕是迟早的事情。
诸葛亮洗干净手,又洗掉腿上的淤泥,整理了衣衫后才行了一礼接旨,向传旨的太监道谢,再向周围的同窗道别,就径直回自己的住宅去。
诸葛亮收拾一番后,先向叔父诸葛玄道别。
历史上的诸葛玄辗转各地为官,没什么机缘。这一世因为诸葛玄和刘表的关系,加上袁术早早被灭,诸葛玄也没有去袁术麾下逗留,一直在荆州做官。
诸葛亮辞别诸葛玄后,又向庞德公和司马徽等书院的大儒老师道谢道别,最后去了一趟刺史府向徐晃道别,感谢徐晃的照顾。
上上下下走了一圈,诸葛亮才一人一马离开襄阳北上。
他虽然是文士,却也学习骑射等。
这是荆州书院的课程。
书院中的士子,不仅学习治国韬略,也要学习兵法骑射等,是全方位的培养。
诸葛亮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书院中独一档的人。
一路骑马北上,诸葛亮沿途也在观察,发现越往北越繁华。当诸葛亮抵达洛阳城,在驿站洗漱一番,才入宫觐见。
诸葛亮到了皇城外求见,守在城门的士兵先安排人去通报,就带着诸葛亮入城。
因为早就得到了通知。
无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