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日。
此时,距离沈阳战事结束,已经过去了五日。
乾清宫。
结束了晨练,吃过早饭之后,朱由校又坐回了椅子上,开始翻看内阁送过来的题本。
如今这些题本,大多仍旧是围绕着之前的六项改革。
其中有提意见的,也有互相挑刺的。
比如,兵部尚书王象乾,就上本弹劾袁应泰,说他借着开放海禁一事,将兵部名下那些战船全都收缴到了户部,严重损害了大明的海防。
而内阁的票拟也很有意思,斥责王象乾意图破坏改革的同时,也要求户部重新为兵部再打造一批新的战船。
“呵~,都是一帮老油条,改革都被你们玩儿出花来了!”
看着这封题本,朱由校不由轻笑一声。
自打兵部整顿之后,王象乾就好像变成了一个透明人一样,大小政务,全都交给了徐光启处理,各种会议也从不发言。
如今却突然因为几条战船,就弹劾起了风头正盛的袁应泰。
其中的用意,自然引人遐想。
如今大明的海防,因为多年的海禁,早就形同虚设,那些所谓的战船,恐怕连上面的铁钉也早都烂光了。
袁应泰收缴这些已经烂掉战船做什么?
一是为了夺兵部的权,将大明未来的海上收益,全都攥到户部手中;
二,则是为了某些人的利益,毕竟海上贸易如果全都握在户部手中,他袁应泰就成了分蛋糕的人,到时候他的地位,自然无人能及。
王象乾也不傻,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隐患,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内阁那帮家伙的票拟,表面上是斥责王象乾,实则是在警告袁应泰,手不要伸的太长,海上这块蛋糕,一个户部是吃不下的。
官场当中,百官为了爬的更高,会互相倾轧;各部衙门之间自然也会分个高低。
如今的户部在袁应泰的带领下,主持着清查部院存银与太仓的同时,该兼顾着驿站与开海这两项改革,可谓是风头无两,已经隐隐有着摆脱内阁指令的趋势。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一心想要抽身的方从哲,也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内阁的地位,是一代又一代阁臣苦心经营出来的,若是砸在自己手上,后来人以及那些有希望进入内阁的翰林,只怕会骂死自己的。
他可不想背上一个软蛋首辅的名声,灰溜溜的离开。
一封小小的题本,无形中夹杂了三方势力的斗争,朱由校看着都累。
但是没办法,有人就有争斗,有争斗,就需要他这天子出来平衡。
思虑片刻,朱由校拿起朱笔批复道:兵归归、户归户,各司其职、不得混淆。
朱由校刚刚批复好,王安也拿着一封题本,一脸凝重的来到了案牍前。
“皇爷,内阁刚刚送来一份加急题本,是辽东领略送来的捷报!”
“辽东的捷报?”
听到这话,朱由校脸上非但没有高兴的神色,反而还有些惊讶。
在朱由校看来,辽东的明军,根本是不可能打的过建奴的,这不是换个将领,整顿一下就能改变的。
想要打败建奴,起码得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训练,并且装备大量精良火器的情况下才能做得到。
如今熊廷弼突然发来一封捷报,朱由校自然有些不太相信。
接过捷报,看了一遍之后,朱由校也不由轻笑一声。
捷报中,熊廷弼把杀死的那些蒙古难民,也一同写到了战报之中,并极大的称赞了辽东士兵们是如何的悍不畏死、敢打敢拼,并请求天子,对辽东将士进行嘉奖。
“呵~,这个熊廷弼,胆子还真是不小,他就不怕朝廷治他个虚报、欺君之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