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光启提出的建设藏书馆一事,朱由校想也不想的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虽然朝廷和皇宫之中都有自己的藏书馆,但是却并不对外开放。
因此,就连许多读书人,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书到底有多少。
所以,朱由校便想着依照后世一样,弄一个图书馆一样的机构,用来方便读书人学习一些更加有用的东西。
想到这里,朱由校旋即看向徐光启,凝声道:
“徐爱卿,朕准备在大明的每个州县,都修建一个藏书馆,你来说一说,看看该怎么做、需要什么条件、花多少钱?”
一听这话,徐光启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自家陛下竟有如此魄力,竟然想将藏书馆建设到每一个府县。
细细思量片刻之后,徐光启回道:“陛下,臣以为,若要实现您说的那些,首先就需要大量纸张以及印刷的供应。
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书籍进行拓印,然后分部到每个州县当中。
至于花费嘛,臣暂时无法估算,不过待藏书馆建好之后,方便读书人阅读的同时,也可以对外出售一些寻常书籍,这样一来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朱由校笑了笑,“嗯,这件事好办,朕马上给内工院传旨,让他们开始改良造纸和印刷术,并于城北修建造纸厂和印刷厂。
至于收录书籍、建设藏书馆一事,徐爱卿觉得,该由谁来负责更好一些?”
“臣以为,此二事,交由东厂督公魏忠贤来负责,最为合适!!”
听到朱由校的问话,徐光启想也不想的便举荐了魏忠贤。
“哦?徐爱卿为何会举荐他呢?”
朱由校闻言不由眉头一动,饶有兴趣的看向徐光启。
按理说,收录书籍、广建藏书馆,是一件造福天下,广传美名的大好机会。
面对这种好事儿,一般人肯定会打破了脑袋也想接到自己手中,可是这个徐光启竟然想也不想的直接推给了魏忠贤,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回陛下的话,我大明的诸多珍惜藏书,大多都在一些乡绅大族手中,想要收录,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再者,乡绅大族,之所以能够影响一方,主要靠的就是资助那些贫寒学子,从而与那些学子获得一种施恩的关系,靠那些学业有成的学习反哺自身。
而且藏书馆一旦建设起来,定然会消除那些乡绅大族对寻常学子的影响。
那些乡绅大族,定然不会坐视不理,若是由朝中官员去办,怕是很难推行!!”
面对朱由校的问话,徐光启也是不卑不亢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中核心的意思就是,放眼整个朝堂,眼下也只有魏忠贤这个家伙,才能对付得了那些乡绅大族。
就在这时,一名小宦官躬着身子走了进来。
“陛下,魏忠贤求见!”
“让他进来吧!”
听到正主来了,朱由校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