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着战争期间积攒的威望和巨额的战争赔款,苏氏兄弟在帝国境内掀起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兄弟俩为了将改革的阻力降到最低。
首先进行的是经济方面的改革,以帕夫拉哥尼亚将军伊萨克为首的十人组成代表团巡视作为帝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的东境行省,兴修水利、开拓荒地。
在帝国行省内着手修建平粮仓,平抑粮价、应对灾荒。
虽然战争给帝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讽刺的是,平民们最痛恨的贵族老爷们也在这场灾难中遭受重创。
现在只要自己开拓荒地,帝国政府和苏氏商会就会提供农具和耕牛、耕马,在苏家兄弟的支持下,无数的平民从贵族的压迫中解放出来,从佃农变成了自耕农。
新政废除了名目繁多的捐税,农民们只需缴纳一笔“什一税”,余下的全是自己的财富。
而贵族们的土地因为无人耕种逐渐荒废,这些贵族只好将土地卖掉止损,反过来又解放了许多的佃农。这样苏家兄弟的政策就取得了农民的支持。
商业上,苏家兄弟修复了东地中海与黑海上因战争而损毁的港口。
将马耳他、凯法洛尼亚、克里特、塞浦路斯、赫尔松、特拉布宗划定为通商口岸进行对外贸易,统一税率,商品只要缴纳一次什一税便可入境在帝国全境流通。
至于各地商会则按照营业额进行超额累进计税,除了盐、铁、丝绸等奢侈品与特殊品由帝国垄断。
其余领域均对公民开放,这样商人的负担也大大减轻,商人也支持苏家兄弟的改革。
对于英勇的士兵,不论出身、民族、信仰,除了照例的军饷外也会发放田产用以激励。
田产不在驻防地或者战争时期无暇耕种也没有关系,帝国政府会雇佣农民进行耕种,秋天丰收时,士兵们依然可以按照比例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财富。
即使士兵最后战死,地产被收回,自己的家人也可获得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以及代表无上荣誉的公民桂冠,自己的家人也会被人所尊敬。
而若侥幸不死,成为将领后立下功勋,还能得到巴塞丽莎亲授的宝剑,成为带剑贵族进入帝国的权力中心。
所以理所当然的士兵们也站到了改革者一方,至于那些异教徒与外国人则因为巴塞丽莎宽容仁慈的敕令早就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君士坦丁堡的苏家兄弟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人口方面,除了解放贵族和教会手中的佃农,帝国政府还通过苏氏商会的名义,赎买回战争中被蛮族掳掠去的公民。
招回因战乱而逃到国外去的人民,恢复了他们的公民权益。
开放边境吸引外国人定居,只要认同帝国统治拥护女皇,都可以被视作罗马人的一员。
最后鼓励生育,苏文将结婚年龄划定为了女十四男十六,公民结婚生子时地方军镇也会派出代表送上礼品,以彰显荣誉。
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为此苏成将皇室的内帑并入国库,王室领地的税收也掌握在苏家兄弟手中。
为了提倡节俭,内廷的花销则被降低到了极点,作为皇帝的亚历珊德拉每月也只能从苏成手中拿到一百枚拜占特金币的津贴。
强势的军事贵族与大贵族们在战争中被摧毁殆尽,改革派又拥有巴塞丽莎这张王牌,占据了大义,所以改革几乎没有遇到特别大的阻力就推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