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只决定了星球的定位,以生态种植为主,旅游为辅,定下了星球的名字——绿星。
其实卫柠更想叫蓝星的,但想到容易联想到地球,就没有说,反而是卫国良取的绿星全票通过。
既然决定了绿星的发展方向,剩下的就是找专业人士来规划了,这些都不需要卫柠操心。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剩下的种子播种下去。
他们已经决定以现在的位置作为以后定居的地方,小屋那刚好背靠矮坡,可以在那建房。
前面作为今后的种植地,后面的山坡可以种果树一类,附近方圆几里内都属于他们家的私人领地,不对外开放。
虽然联邦不会干预私人星球的发展,但不代表会无视,一个星球真正成长起来后它的价值观是不可预估的。
到时候肯定会想要分一杯羹,没有强大的后台,很容易被瓜分了,等有了足够的底牌,才有说话的权利。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时卫柠正在看卫东研究机器人。
卫国良这次买的机器人是霍氏集团旗下公司制造的,霍氏集团旗下产业众多,即便之前出现事故,也依旧撼动不了它企业龙头的地位。
这批机器人是霍氏去年研发出来,专门用于种植方面的,功能种类多,只需要输入指令即可,每天可以长时间工作12小时,只需要一天一块能源石,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价格也高。
是卫国良花了大价钱,走了不少门路才订到的,有传言说,霍氏集团研发这种类型的机器人,是否有意进军绿色种植行业?
至于霍氏是否要发展种植业,卫国良是不知道的,现在他是忙得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用了。
这些天他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规划师,找了许久都没有人选,不然就是一听到他要建设荒星就直接拒绝了。
每年联邦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人类可生存星球居住压力不断加大,长趋势发展下去,会造成可居住星球爆满,环境,经济等各方面难以支撑,寻找更多可居住星球和建设荒星是必不可免的。
联邦所在星域大大小小上千颗星球,被发现的可居住星有也不过六百颗,而发展成熟的大小星球不过上百颗,在联邦人口基数以亿万为单位的数量,显得拥挤了。
像首都星这样繁华的星球 也不过十颗,每年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但建设荒星所需花费太大,前期投入是没有收入的,政府并没有大力支持,反而是放在寻找可居住星上。
这些年,研究院一直在研究建设荒星的可能性,让荒星恢复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可居住条件,所需投入费用是个庞大数目,所需时间更不能预估。
所以哪怕知道,能够成功规划并建设好一颗荒星能够带来的名声是不可估量的,也没有人愿意去做,对他们来说,这太久远了。
卫国良光脑都快打爆了,也没个人选。
这边,卫东捣鼓了半天,跟着使用视频来回看了好几遍,也试了不下十次,终于成功了一台。
根据卫柠提供的数据,把需要的数据输入功能版块上,并保存,启动开关,机器人就开始了工作状态。
也可以提前设置好工作时长,保养时间,以及指定的停放位置,机器人工作完成后,会自行回到指定位置,等保养时间过了,又继续工作。
卫柠饶有兴致的看着机器人挖地,不得不承认机器人的效率比人工快了不止两倍,还不用担心机器人会偷懒 ,更不需要支付工钱,只需要一个容身之处,以及足够的能源石,就可以拥有十年的使用权限。
像之前挖的地花了卫东半天的时间,机器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了。
有了第一台的操作,很快的,卫东就又重新设置好了下台。
卫柠预计种完所有种大概要用两亩地左右,想早点种下去 就叫卫东多设置几台机器人,争取今天全部种下去。
以种子现在的活性,加上充足水分和营养液,不出三天就能发芽,一个星期就能分辨出品种。
至于那500株植株幼苗,叶玲说先在附近开一块地出来种着先,养活了再移植,近点也方便照看。
植株苗太小了,叶玲不放心交给机器人,打算自己来种,遂卫东给她那台只设置了挖坑碎土的指令。
卫柠也跟着一起,趁机给幼苗输异能,激发生机,把叶玲感动的直说她懂事。
种植面积扩大了,需要的水也多了,之前水潭的水就不太够用了,而且每次需要花时间取和过滤也麻烦,正好机器人到了,卫东在屋前挑个地方,准备指使机器人挖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