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等所有人落座后,李瑁不但没有先开口说,而且还抬手直指谷欲并且示意他端起身前的茶碗,继而便自己静心凝气的品尝起来,于是一时间屋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甚至连几个漠北头领大喘粗气的声音都依稀听的清。
而李瑁手中的一碗茶水足足品鉴了一刻多钟才缓缓放下,搞的所有人提心吊胆之余,把谷欲老头也是弄的云里雾里,以至于老头端着茶碗思考的太入神竟纹丝不动的像入了定。
“谷欲先生最近可生活的还快活啊,朕听说你日日往长安大剧院里跑好不逍遥啊!!”“阿爷?阿爷?圣人问您话呢?”在谷雪的一再提醒下谷老头才大梦初醒似的猛然抬头望着李瑁一脸迷茫。
等缓过神后又有些尴尬的笑着回复道“圣人您洞察一切,老朽近日确实被那几出三国给勾了魂魄了,要不是剧院的老板是渔娘娘的内亲,老朽怕是坐不上那贵宾包间啊!饶烦圣人回头代老朽谢过渔娘娘的恩典啊!”
“呵呵……原来谷先生也对三国着迷啊,这出剧当时是朕拾人牙慧胡乱编撰的,不过也算是根据历史记载改编而成,比起那西游,红楼,水浒,算是多了几分真实吧!对了不知谷欲先生你最喜剧中的哪位人物啊?”
听到李瑁顺着询问自己喜欢的人物,谷欲一时之间还真有些犯了难,他扪心而闻自然是喜欢那位乱世枭雄曹孟德了,可是若眼下这么一回答,他又担心李瑁会有所联想,于是思考了半天他竟憨笑着说出了刘禅。
而李瑁对于他这个回答也是相当的意外“怎么先生居然会喜好那付不起的刘阿斗来,先生莫非是心中有所多想,才会如此随意说个柔弱的人物来搪塞朕吧,朕的性子你也明白的很,当真用不着如此啊……哈哈……”
“不不……老朽绝不是故意搪塞欺瞒圣人您,这看戏的人百样人百样心,有喜曹孟德的雄才伟略,也有好刘皇叔的仁义,多数怕是更喜诸葛孔明的聪慧和匡扶汉室之心,所以老朽欣赏刘禅也是在情理之中啊,世人皆知他乐不思蜀是付不起来的阿斗,但老朽却认为此人乃是大智若愚,能审时度势的好君王啊!”
“哦!没想到谷欲先生对那刘婵有如此高的评价,那不妨说一下高见,也让朕学习一二!”“圣人言重了,老朽实乃不敢当,只是一家之言,当不得真啊!那刘阿斗降魏之前事事依相父诸葛孔明所言,此乃他识人用人之明,而孔明离世后,他又依仗姜维,关平,廖化等蜀中仅存之将苦苦坚守,倘若刘禅真是无能之辈又岂会在孔明不在后延续蜀汉三十几年国运呢?”
“先生此言到也算是另辟蹊径,让人信服了,这么说来刘禅是故意示人呆傻,而实则聪慧之人洛?”“非也,说刘禅是聪慧之人怕是高抬了,但老朽绝不认为他是付不起的阿斗,只是蜀国后期人才陨落殆尽,常言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加之诸葛孔明屡次北伐空耗国力已久,就算刘禅有心韬光养晦,可仅凭巴蜀一隅之地又怎么能和强大的北魏抗衡呢?实乃非人力所能为啊!”
谷欲老儿说到这里还故意环视周围瞧了那九大首领一眼,而李瑁听完他讲这个喜欢刘禅的理由后,当即也是便明白了这老家伙的用意,无法是假借刘禅之名来暗比漠北,好叫自己安信罢了。
于是李瑁点头表示赞同之余也是立即接着他的话茬再次询问起来“先生高见,可刘禅后期未战便降,还弄出一个乐不思蜀来,会不会有失他君主的血性啊!”问完之后,李瑁同样抬眼看了看堂下这九位各怀鬼胎的漠北头领。
“圣人所言极是,不过此乃是刘阿斗的高明之处,苟且偷生或许令人不齿,但他若以身殉国,蜀国国内必定掀起惊天巨浪,而战事因此也会再次开启,刘阿斗以一人之荣辱保全境百姓安宁,世人理应还他一个公道之明啊!如此也正是老夫欣赏欢喜他的原因所在,三国剧目看透了人心,终归司马家不正是大势所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