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根据李瑁对自己老爹的了解,他虽然在童年饱受武则天这个老奶奶的心理阴影,但作为李家后代他血液里始终流淌着开僵阔土的雄心壮志。
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开元盛世推向顶峰后,随着内心的膨胀势必想要把大唐四周那些不安分的小国给收拾掉,再来安安心心的享乐乃至受后代万世敬仰,可是理想丰满,现实总又是骨感的,打仗要花钱,要有理由,更需能和他这个帝王心灵契合的将帅在前头一门心思的拼杀。
可是现实里就如李瑁之前想的那样,诸如李祎,高仙芝,王忠嗣……等能征善战的将领多如牛毛,可是他们饱读诗书,深受人伦纲常的束缚怎么会心甘情愿的去杀戮,去无缘由侵略他国,当然这其中还牵扯到功高盖主等致命的问题。
所以老年的李隆基便挖空心思的开始了自己老司机的骚操作,重用安禄山等异族将领,一方面他们不像高仙芝等虽然也是外族出身但没有从小便接受大唐文化熏陶,而是半路出家的新移民。
另一方面像安禄山这些人能力大,不过根基潜,更是急于立功往上爬,李三郎知道重用这些人完全可以像借刀杀人一样,随时可以牵制舍去。而前期的操作结果也是如李隆基想象的那样,安禄山,史思明不光能打,还听话,只是后面的衍生出来的悲剧吗?那也只是老司机自己弄翻车了而已。
李瑁不断的以上帝视角去剖析,理解,他知道酿成惨剧的结果不是安绿山史思明这些人有多坏,也不是李隆基的手段有多低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大唐生产力跟不上,百姓因为李隆基的骚操作受了苦。
至于后面的李林甫专权,杨国忠害国,甚至于把罪责归纳在杨玉环祸国殃民的等等说法上,李瑁都觉得很不合理。当然最关键的一点那还是开元之后的军事改革,府兵制彻底改为募兵制,而募兵制说到底好像也没错,随着盛世来临人口暴增,街流子到处是,不拉去当兵吃响难道让他们祸害社会吗?
话题再转回到李瑁为何一定要把王忠嗣安排进突厥大军搞地狱训练的事情上,因为李瑁站在上第视角知道了历史的走向,所以他要一步步的去改变,去扭转,而为了让事情能正常不出意外的操作下去,那么他自己首先就得能活下去,而且还得逍遥自在的活下去。
就李隆基那疑心病贼重的尿性,李瑁知道自己前脚一回长安,后脚就得被他李三郎撸的毛都不会剩一根,更别说什么兵权和在国家中区的话语权了。所以他要潜移默化的发展和自己理想一致的人,例如王思深,王忠嗣,哪怕是阿古力,娜扎依这些突厥将领,他也是丝毫不会介意的!
而此时他看出王忠嗣的心思后,于是当即便开口教导了起来“王训哥,你是不是觉得本王太过残忍了啊?”“这!卑职不敢!殿下您这样做想必也有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