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朕所知,海利是丰厚的,光是在徐阶家族和钱谦益家族抄没的出海贸易账册里,就可以看出,每年只出海去倭国长崎一趟贸易,就能有利润不下百万两白银!”
“而如此丰厚的贸易,每年竟没有一两关于海上榷关的关税落入朝廷腰包!”
“这成何道理?”
“恢复中华、重振大明、驱除鞑虏,非耕农市民之事,亦靠海经商之富贾巨商和他们背后那些豪右强宗之事!”
“若以部分海利接济百姓,何愁因为北伐之事而使民生凋敝?”
朱慈烺这时继续说了起来。
范景文听后先拱手道:“启禀陛下,要想关税丰厚,倒也不难,首先就是要壮大水师,造大量的战船,培养大量的水手,这样才能保证海贸主动权在朝廷手里;”
“其次,得进一步开海,不只是月港,其他地方都得多开几处关,让百姓出海,且以水师保障普通百姓出海获利,只有更多普通百姓出海,才能增加关税,因为征百姓的关税比征豪右的关税容易。”
“毕竟,朝廷再兵强马壮,也最终还是得依靠州县里的官差与兵丁征收关税,而这些人很多都是与豪右有勾结的,乃至本身就是豪右外派出来的爪牙!”
“所以,他们很多时候是宁对不起朝廷也不敢对不起豪右。”
“而他们往往只对百姓认真征税,不会对豪右认真征税。”
朱慈烺颔首:“看来元辅早已想过收关税以助北伐以养百姓。”
这时,兵部尚书张国维则说:“幸而昔日大部分登莱一带的水师顺利南下,朝廷现在也不是完全没有实力进一步壮大水师,只是这些年因朝廷吏治腐败,再加上财力不足,内忧外患,水师倒也没有以前援朝抗倭时那么重视,所以,很多工匠要么流落民间要么成了郑家的长工,乃至造船技艺竟也跟不上郑家,臣特派人去调查过,郑家的船已比西夷帆船还要好,还有火炮,也是一样。”
朱慈烺听后:“大事不怕晚,他郑家再如何是海上霸主,也得依托陆地才行,再怎么样也不敢与朝廷直接翻脸,只要朝廷处分得当,就不必担心。”
……
“我决定降清。”
福建。
郑芝龙在郑鸿逵和郑芝豹等也正密议着要事,且郑芝龙在这时直接提出了要降清的想法。
郑鸿逵听后大惊:“大哥,这是为何?”
郑芝龙冷笑着说:“有句话,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他朱慈烺兵强马壮,岂能甘心我郑家独霸海上?”
“他派方谷城等出海巡视已是明证!”
“我们也不能指望那些豪右能真的用阴谋阻止朝廷想谋海利的野心,所以得做其他准备!”
“再说,如今他朱慈烺其实不怎么缺水师的,方国安、张名振等皆是水师宿将,反而建奴最缺水师,所以,我们投建奴,必能在建奴那里得到更大的好处。”
郑芝龙说着又道:“当然也不是明投,而是暗投,我决定派你们当中几个人过去,去接触建奴,代替我向建奴投降,替他建奴培养水师,不知你们谁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