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忘他做什么?优胜劣汰知道是什么意思吧?”朱厚照淡淡的看他,“当你写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你变强了,那么大家的就得针对你的弱点,进行反击。
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击败了一批人,就又有另一批人根据失败,总结经验,层层推进,直到完成对你的击杀。
你败了,你的徒子徒孙也会根据你的失败,不断推演后续,一点点完成反击。
这就是优胜劣汰的根基。
这也是,法家主张不期修古的根基所在。
因为,你在变强,你的敌人也在变得更强,当你弱于敌人时,你就败了。
知道为什么朕虽然讨厌宋代,但对于宋的部分学问,一直没有太多置喙吗?
就是因为,宋代完成了第二次大融合,也完成了天理的架构。
朕时至今日,所有的内容,都通过你,来完成对天理的第三次大解构。
至于朕给你的内容,实际上,绝大多数,与原版完全是两回事……嗯,其实都是朕这段时间,用法家、道家的内容重新编纂的。
为什么选择这俩门,想来你比朕清楚。”
王守仁点了点头,选这俩,法家有国家干预,道家有无为而治,那么统合进入儒家,就必须中庸。
这是朱厚照的路,王守仁很清楚。
“祖宗完成的伟业,你我这些后世子孙,没有几个读懂的。抱着外来经典,就笑得眉开眼笑,殊不知空有宝山而不知用。”朱厚照摇了摇头,一脸无奈,“总之呢,天理对于人而言,是什么?”
“是生产力。”王守仁给出了回答,铿锵有力,“陛下有言,食利者,尽皆肉食者,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所以,天理之于人,便是生产力。
活着,温饱,小康,大同,层层递进。”
“那么什么是人欲?”朱厚照再问。
王守仁顿了一下,苦笑道:“八苦就是人欲。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苦受阴苦。”
朱厚照哈哈大笑起来。
王守仁懂了啊!
朱厚照笑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悄然擦拭了一下说:“对头,对头!众生皆苦!众生皆苦!现在明白,为什么佛为被朕作为第二次大解构的说法吧?”
“是,弟子明白,佛带来了禅,定了辩经,让我族之人,有了更多思考方向。所以,陛下所言的第三次大解构,本质上是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系统性问题,反应出来,就是生产力的问题。”王守仁再来一句,让朱厚照沉默的言论。
“核心是这个。”朱厚照感慨,“你已经学会了朕的思维。个人与集体,本就是根植在华夏族的一个矛盾。
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天灾人祸,洪涝大旱,连年不绝,连年难断,所以需要郡县作为控制,负责协调各地物资配给,防止一地大规模受灾而崩溃。
但地方上,我们又需要为这些调配物资提供产出,所以我们选择了生产效率更高的体系,也就是均田,小农,宗族,无限的放大人欲,让人拥有主观能动性。
于是人人都是食利者,人人都不会随便让出自己的利益。
上下层层递垒,能量在富集过程中,却是越来越少。
皇帝站在食物链顶端,吃得最少,淤堵最多。
食物链不仅是从下而上传导能量,更是一条从下而上传导毒素的东西。
生产者、捕食者、分解者,构筑成整套食物链。
对应的,朕在缔造:民、官、贵,就是在想办法,将大明未来变成这套食物链。
分解者,想办法将国家财富,进行第二次分配,保证人人大同。
这就是为什么,朕引勋贵入都察院的原因。
民生产,官捕食,贵返利,那么你将看到一个永固的世界,也是最为理想的框架。
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