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不就来了?”
杨廷和他们闭上了眼睛,得,儒家的天命观,被朱厚照彻底拆解得差不多了。
还真是天行有常啊!
“不过,朕收了传国玉玺,倒是换来了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朱厚照摇了摇手中的资料说,“天下很大,不止有东南可以产粮。交趾、占城、暹罗、三宣六慰,哪个地方不是一年三熟?他们那边,常年保证雨热同期,一年四季都热。
但如果马上要进入冷期,是全世界一起进入冷期的。
也就是说,百年之后,那边或许会凉爽。
只需要布局下去,百年之后,用更南方的粮食养活更北方的百姓,也就可以了。”
杨廷和他们一愣,话是这么说:“可是陛下,那边很多不是不征之国,就是疟疾难捱……”
“所以封建宗亲出去,也能解决很多事情,只要大明的基本盘够大,找到更多适合耕种的大河,改进机械,增加亩产,那么富裕出来的粮食,也能航运回国,大明只要保证十年仓储。
哪怕十二年内,年年都是旱涝,都能扛到小丰年的到来。”
朱厚照的话,可以说十分硬气,内阁大佬们交换眼神之后,更清楚朱厚照想要做什么了。
“陛下英明,不过臣私以为,还是不当急,应该先内再外。”石珤赶紧出声,扩张虽好,但基本盘不打好,也是很危险的。
况且现在大明内部,还有不少土地可以开发呢!
培本固原才是硬道理。
“嗯,石卿所言,深得朕意。”朱厚照点了点头,“那么,加大江南耕地红线亩数,进一步保证江南粮食产出。照着眼下历代的数据来看,江南产出,最为稳定,耕地红线必须增加。”
“这……咳咳,陛下,臣以为,或许可以与外藩贸易换粮。”杨廷和上前低声。
朱厚照笑着对杨廷和说:“那杨卿觉得问哪边买合适?”
“陛下,安南或大有可为。”梁储目光灼灼看着皇帝,“毕竟陛下,已经从安南运抵广州,三千万石谷子了吧。”
“什么!陛下!还请告知真假,三千万石,不是小数目。安南国真有这个数量的粮食吗?”石珤听得眼睛都直了。
朱厚照笑吟吟看着梁储,眼底寒光闪烁:“有,后续安南国还能运来两千万石,只不过藏在了山边,不好搜罗而已。”
“这……”石珤人都傻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粮食?!安南……安南……”
“火者亚三在安南肆虐。”梁储看了一眼左右,“其人搜罗纠集了一批南洋海盗、与安南国主黎椅交易,联合发动了一场对安南红河平原的劫掠。
安南除了王都升龙城外,升龙平原上所有府县,全都被一扫而空。”
梁储的话,让不少大臣一肚子苦水不知怎么吐槽。
不愧是正德皇帝!听这意思,已经安排人,趁火打劫去了啊!
至于怎么做到的。
这件事,还得回到半年前,安南正在走入南北朝对立时期。